上海世博会成就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
发布日期:10-04-03 08:47:03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任仲平 |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文明盛宴,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欢乐聚会。一个月后,被誉为“激发人类活力、进取心和智慧”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拉开帷幕。
世博园区内,万国建筑隔江相望,与沉静壮美的黄浦江水一道,汇成一曲东西方和谐演奏的交响诗。从绮春至深秋,这片5.28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汇聚242个国家与国际组织,各参展方对人类未来的瑰丽想象和深刻思考,将展现在来自全球的7000万观众面前。
这是人类社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齐心协力铸造一座面向未来的理想之城。
所有中方负责的馆场均已建成布展,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均已整装到位。中国做好了准备,上海做好了准备。
一个由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展览局、国际参展方共同筹备了八年之久的盛大聚会,将给世界、给中国、给走进园区的每一个参观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世博会诞生以来,一直是人类共同探索美好未来的互动场所,它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乡村文明到城市文明,从高碳文明到低碳文明……人类的不懈追求都在世博会上留下醒目的足迹,成为许多国家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召开。32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惊叹:“多么大,多么荣耀,多么让人感动。每一个人都会热爱这一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而闭幕之际,一位33岁的流亡德国学者注意到的,却是美国人的成功——卡尔·马克思致信友人恩格斯:“英国人承认美国人在工业展览会中得奖,在一切方面胜过他们……”
他们对时代变迁的敏察,都极为准确。伦敦世博会昭示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英国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工业霸主,同样也昭示着群雄逐鹿时代的来临:北美及欧洲诸国相继跨入工业时代,同样急于从英国的虎口中分一杯羹,在全球范围寻求市场与资源。
1893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年、美国南北战争终结之后不久,世博会第一次走进忙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美国,走进芝加哥南部的一片沼泽,而这片沼泽最终幻化为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冲击的“梦幻之城”。整洁的街区、公园、广场、林荫大道等,成为东西方城市争相效仿的模式。混乱无序的城市面目,从此呈现出清晰、规矩和唯美的景象。“城市美化”成了一场备受欢呼、波及全球的运动。
在亚洲,许多国家借力办博,寻找转型良机。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推动了日本大阪和关西地区产业结构大调整,让关西经济区迅速崛起;1993年的大田世博会则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转型到自主创新型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