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国际板将登场 人民币定价起航 |
货于离岸仓库,这样就可以减少出现2013年4月黄金价格大幅下跌后,中国市场需求猛增,国内供应出现危机的情况。 争夺黄金定价权 “国际板推出后,中国黄金需求将更清晰地反映到国际市场。”中国黄金投资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奚建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年,中国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此外,中国还是全球第一大黄金生产国和进口国,"西金东移"势头强劲。但是中国黄金市场影响力有限,一直是伦敦、纽约等地黄金市场的"影子市场",中国金银市场吸纳能力占据全球一半以上,却没有价格发言权。” 在高盛高调唱空黄金后不久,2013年4月12日,现货黄金价格开启崩盘式下跌,金价从1557美元/盎司附近开启单边下跌走势,最低触及1321美元/盎司的27个月新低,国际金价在40个小时中最多下跌236美元,跌幅达15%,如此惨痛的跌势在历史上也属罕见。 黄金价格的突然大跌,强烈刺激了实物黄金的消费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主要市场,无论是饰品还是金条,都供不应求。但中国需求井喷,并未阻止国际金价下跌。 2013年金价一路跳水,全年下跌28%,创1981年来最大年度跌幅,为长达12年的牛市画上句号。“中国大妈”因踊跃购买黄金而名扬海外。如今,在2013年4月入场的“中国大妈”已经深套黄金市场。 “可以说,国际金价背后不难看出有信息不对称,至少中国需求在价格上反应不充分,国际市场只有在炒作金价的时候才鼓吹中国需求,而中国需求真正的变化却没有实时反映到价格中。”奚建华进一步说。 多数专家认为,中国缺乏相应的定价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黄金市场处在比较封闭的状态。 “国际市场不了解中国黄金市场。”蒋舒表示,从近期市场鼓吹中国黄金融资交易量巨大,就可以看出认知的缺乏。 除了从中国香港进口的1160吨黄金,中国内地在2013年还从本地生产商中购买了约428吨黄金。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在2013年的黄金需求为1066吨,这当中522吨的差别是市场猜测的焦点。高盛集团估计,2010年以来,通过商品贸易融资活动流入中国的热钱约810亿至1600亿美元。在这些交易中,黄金、铜和铁矿石是三种主要的融资商品。 蒋舒指出:“对于黄金是一大融资商品的判断并不准确。中国黄金进口必须通过商业银行,进口贸易与用金采购是分割的,除此之外,融入的资金必须追求更高收益,短期内尽快地退出,由于受到进出口政策限制,原料金只能加工后再出口,进出口限制大大压缩了融资贸易空间。”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