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国际板将登场 人民币定价起航 |
。 根据这份报告,未来6年,中国新增中产阶层人口将达2亿,增幅超过60%,而中产阶层人口总数将达到5亿。这些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但面临有限投资选择的中产阶层,将会继续保持对黄金投资的需求。同时,中国巨大的私人储蓄使消费者有能力增加黄金购买。调研发现,在中国家庭银行账户共约7.5万亿美元的储蓄中,只有约3000亿美元被用于购买黄金,该比例相对较低。 上述报告预计,到2017年,中国私人领域对黄金的需求将从目前的1132吨增长到1350吨或更多,增幅达20%。 另外,世界黄金协会在中国进行的黄金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黄金的信心十分坚定,80%的受访消费者表示,计划在未来的12个月中维持或增加对24克拉金饰的购买。 蒋舒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为何近几年无论黄金价格上涨还是下跌,中国黄金需求都表现强劲?这是因为中国在2002年才正式开放黄金投资市场,而中国对黄金需求从那时开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家庭收入稳步增长的背后,黄金需求具有刚性,很多家庭已经将黄金纳入自己的资产配置。但即使是 2013年中国掀起黄金抢购热潮后,中国大陆人均黄金持有量也落后于中国台湾等周边地区,更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黄金需求还有上升空间。” 而黄金国际板的推出,可以让国际市场更清楚地看到中国黄金需求。 等待账户政策 黄金国际板有别于境外市场的最主要方面为人民币计价,这将是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黄金交易平台。 刘中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黄金市场有自己的特色,首先上金所这样专注于黄金的交易所是许多国家所没有的,另外,上金所将推出的国际板计划以人民币计价,将中国如此庞大的黄金交易量国际化,这将颠覆现有的市场,创造出既属于中国又非常国际的市场。” 不过,刘中光认为,国际板推出的一大条件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根据方案,黄金国际板的境外会员将可以使用离岸人民币。在上金所国际交易平台,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必须开设人民币非居民账户(NRA,Non- Resident Account),作为结售汇和划转盈余货款的基本账户。账户内的人民币用途仅限于上金所交易,资金严格按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流转,不得流出交易所体系之外。这与自贸区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的特征一脉相承。外币的来源不计,一旦转化为人民币,则资金封闭运行。 上述方案还需央行出台相关的自贸区账户政策,因为离岸人民币等同于外汇。 针对上海自贸区,央行已经出台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