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_JiBi.Net>>钱币报道>>古泉园地>>古币知识>>正文
 
秦汉帝国的“货币战争”
发布日期:10-11-17 08:43:46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
,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无郭,背面则轮郭俱备。钱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4克。“五”字交笔斜直或有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仿佛如一箭镞。少数钱上有一横划。其材料改用紫铜,因而有紫绀钱之称。但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与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与旧汉半两一样,背平无轮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说,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铸越轻,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两、三铢钱覆辙的现象。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郡国官吏,因旧的习惯难改,依旧上下联手,以谋中饱私囊。
    汉武帝鉴于数度币制改制所暴露出的弊症,已看到铸币权的分散,是产生诸多弊症的主要根源,为消除弊症之源,汉武帝委重任于御史大夫桑弘羊主持币制的彻底改革。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诏曰:“……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此时专铸之五铢,史称为"上林三官钱"。此钱为专司铸造,故币质上乘,钱文挺秀,郭圆周正,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故“上林三官钱”铸行后,“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因此,汉兴以来私铸、盗铸钱币之弊一时衰竭,铸币权分散之积弊也同时根除,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数度改革,至此才终获成功。“上林三官”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铸造,直到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历时长达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

9 7 3 1 2 3 4 5 6 7 4 8 :

精彩图片
博览世界 开启新元――
令人肃然起敬的分币礼
特别推荐
·玉兔卧银条,清风诵禅音
·兔年贺岁金银盘、金银铤隆重发行
·集币专稿:无限风光在“创新”
·日本硬币设计大赛初选结果揭晓
·精工表50周年纪念 推出白金腕表系列
·1969年007电影中的罕见劳力士
·波尔多葡萄酒选购全攻略
·浪漫色彩 尽在6款百搭法国桃红葡萄酒
·ck fly腕表创意鸟笼曲线 PVD精钢打造黑色神
·LV新包 Alexa Chung近期的大爱
经典美图
空姐超模丹
“维密”再
日性感女星
“准新娘”
王珞丹卸下
江一燕异域
“绯闻女孩
安以轩时尚
巩新亮时尚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