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返回自然,铜章接近雕塑——看《云间》浇铸大铜章 |
发布日期:13-05-07 09:22:4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张娟娟 |
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如果把“不变的风景”系列之“云间”压铸大铜章比喻成清香弥漫,回味甘洌的西湖龙井,那么“云间”浇铸大铜章就是西湖龙井中的明前茶,众人追逐而难以获得的“天之宠儿”。 “云间”浇铸大铜章的稀罕珍贵,既因为它的发行量,也因为它的艺术与工艺价值。
![]() 首先是它极为稀少的发行量,藏界风云变幻,但永远有一条真理在充当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物以稀为贵。“云间”浇铸大铜章的直径为270毫米,材质为青铜,全国限量发行只有69枚,而且每枚均由上币厂著名设计师***亲自雕刻和上色。在欧美收藏界,大铜章被称为“章牌”,因为发源于欧洲宫廷,所以具有“贵族”的血统与灵气。要制作一枚品质精良的铜章绝非易事,其中的生产工艺相当繁复,而且工艺周期较长,除了设备因素,其中技师的熟练操作程度至关重要。“云间”浇铸大铜章的最后一道工序即上色由设计师本人来完成,这在现代金银币章的生产过程中是非常罕见的,由设计师本人来上色,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设计的意图与雕刻的成果,所谓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大概就在于此。所以我们欣赏“云间”浇铸大铜章,就像在欣赏一幅色彩淡雅、层次分析,毫无晦涩模糊之感的水墨山水画,以刀当笔,以金属带纸墨,在这枚极为珍稀的浇铸大铜章里,现代币章工艺的“鬼斧神工”因为有了设计师的倾力参与,更具有艺术光彩。 其次,所谓浇铸法,是中国古代钱币最常见的制作工艺,就是用钱范进行浇铸的方法,用浇铸法来制作铜章,好处是它可以制作非常高的浮雕,图纹可以直上直下,因为有了较大的高度差,使得铜章更加立体,空间更加开阔,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铜章的表面略嫌粗糙,加工效率较低,工具的报废率也较高。即使在铜章收藏非常发达的欧美地区,采用浇铸法的也往往是精品中的精品,发行量很低。这次“云间”浇铸大铜章的面世,发行方、铸造方下了重本,设计者花费了远远高于其他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对收藏者来说,就多了一个绝佳的精品收藏机会。从视觉上来看,“云间”浇铸大铜章特高的浮雕很具视觉冲击力,正因为这种工艺手段带来了类似于雕塑的高低跌宕浮雕造型,把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和中国田园诗的意蕴,以铜雕为载体,把最真实最日常的山野牧歌场景,和经过想象提炼后的徜徉云间场景,把它们的本质统一到具有流动性的铜章里,让大铜章更接近于雕塑的艺术质感,刚劲而又不失清灵,凝固而不失流动性,树、人、牛、茅屋、云团,不同形象的高低错落错落有致,雕刻线条细腻流畅,形成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因为立体而显得更加跳脱,更具有力量感,意喻着强烈蓬勃的自然生命力,弥漫着一种净化的人文诗韵。 正像某位艺术批评家说的,艺术应该返回自然。“云间”浇铸大铜章不仅让题材内容和表现的思想返回自然,具体的高浮雕形象同时也返回自然,用金属流动的优美旋律,把自然都吸引到方寸之间。与其说它是一枚大铜章,不如说它是一件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