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云间和理性空间的“碰撞” |
发布日期:13-05-20 09:18:4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黄沙吹尽 |
大铜章——不变的风景之《云间》漫步,把我的思绪和心情带到了设计者刻意营造的幻境里。近期大铜章中使我读有所感的作品若说仅见,有点牵强,但此章甫出,却让我有觌面知己之感。 正背两面图案是作者艳羡世外桃源仙境的写照和憧憬。两图前后遥相呼应,云间与人间喁喁对语,尘寰和世外交互显现,乡土的依恋,田园的气息,这令人珍爱珍视的一方净土,语语质朴,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景象和镜像浑融一体,景致与物我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无怪它能这般触动我心底的泉脉。从构图结构上说,背图是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天上人间、千里万里;正图恰是从时间来写,直面人世,却意在把幻觉中的世外景况的希冀,归到目前的现实,把读者引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的情、境之交融。整章笔意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出世入世的心中纠葛很难在一念之间解决干净。灭却心头火自凉,虽是一种佛家心态,但若能“身如菩提树,心似明月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此做心态上的自我调整,亦不妨视为一种解决之道。画中构图主张回到自然,厌恶现时世俗中的种种丑恶的感念锋芒已露,从序列后续登场的《传说》、《毁灭》、《征服》、《追逐》和《沉沦》其二至其六中,设计者意欲试图给出可能解脱的答案。 “心写心声不失真”是铜章欲要表达的画中之意,也是这一主题最为突出的特点。全章画风清润,语意洒脱,给观者以画虽尽而意无尽的直观印象,让他们能够体会此番艺术创意的思维方式与人类希望的居住环境。常识告诉我们:即便走得出自我,仍然走不出人世。那么这个构思即使是闭上眼睛的幻想亦是无害甚或有益的。它既可作为兴奋自己的心理“兴奋剂”,也是一种心理放松的灵心一点,营造出自己才能心领神会的虚拟实境,带给自己和他人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的绝妙快感! 如此的梦境自圆,全赖浪漫如春柳丝绦的笔触,精诚所至,完成了画面背后一种魅力化和风格化的写意,让我不由想到了出自南宋诗人张栻的《立春偶成》中的四句诗话: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自多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在此在彼,更添几番意趣。在这幅作者给出的画境里,丝丝连连,笔者觉得老庄的味道更浓一些。原来人寰化境也可以这样的优美而带着朦胧的点缀,缱绻流连…… 让我们静静的观赏,走进作者的世界,也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正背面图案极尽绘画艺术的夸张、变形、扭曲、象征等画技,既便算其是一种技法上的炫耀,那也是炫耀得十分得体,恰到寓意。正面图案为青山绿水间,艳丽盛开的花儿掩映在绿叶扶疏中,千姿万态,枝蔓纷杂,娇艳香芬,花色丰富,为画面增加了欣喜快慰的情趣和风致;“人”闲逸地仰观天边流云,意泰神闲;漫山而下的河塘里,水牛横波,枝柳婷婷随风摇曳;远山、漫坡、迂回的河水,夹山临水而建的民居,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蔚然于画;美丽花开四野,花丛中不时传来清脆圆润的鸟鸣,附和着涓涓的水声、嘶嘶的风语、花叶的婆娑,悦耳动人。由静态到动态,上下左右的构图范围疏密有序,各元素间转换自然流畅;再由微观到宏观的意象表述,直抒胸臆的那种春光万里、姹紫嫣红的田园景象和桃园美景,全在这一“动静”之间的淡出淡入,把无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给了读者去延伸……。多么富于浪漫诗语的描绘,画家的联想如此生动。陶醉于此,神仙不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