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昌”票号纸钞鉴赏 |
票号诞生于清代道光年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之前由商人自带或委托骠局起标运银的办法存在诸多的弊端,不但时间长而且很不安全,这种落后的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票号由山西人创办并包揽,故又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
提起票号,人们自然就想到始作俑者——日升昌票号,这家成立于道光四年的票庄不但是票号的开山鼻祖,而且规模庞大,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更让我们钦佩的是:在此期间正值中华大地外患频频,内乱不断,而日升昌却在风雨飘摇的百余年间能纵横捭阖,雄视商界,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之称号。 日升昌也同其他票号、钱庄、银号、钱店等金融机构一样,曾经发行过各种银钱票。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光绪庚子以前,京师钱市通行之物,凡四种:一、生银,二、大个儿钱,三、银票,四、钱票……银钱票为票号、钱店、香烛铺所发行,其多寡无定,而势之所趋,咸以多发纸币为扩充营业之张本。”民间金融机构发放与使用银钱票,适应了当时商业及货币经济的需要,它是货币兑换及信用往来增强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使用即有利商便民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发展。 从目前我们所见的各地各种银钱票就可想像当年所发种类与数量之多,但清代的银钱票毕竟因年代久远而存世不多,尤其是著名票号钱庄留存更少,成为收藏界孜孜以求的目标。日升昌票号银钱票目前仅见三种: 一、 北京日升昌银两票 (图一) ![]() 该票取中国古钞之竖式,单面印制,票为上端抹角的牌状形制,整个票面由边框、天格、地格三部分组成。边框分内外二层,外层上为双龙戏珠,下为双狮滚绣球,左右是手持宝物的八仙,并嵌入“日升昌记 汇兑银号”八字。内层是明代朱伯庐516字的《治家格言》,此格言又称《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此处边框中的图与文实具有装饰与防伪的双重功能。 边框内是该票的主要部分,上方天格处为横书的“日升昌”三字和老寿星图。下方地格分三栏,无竖线分隔,从右至左分别是:第一栏冠字编号,采用折叠式骑缝写法,一半写于票据上,另一半则留存于该庄号,盖在此上的抬头章和“騐”字章亦作骑缝处理;第二栏金额“凴條來取京平足紋銀壹百兩正”,其中银钱名称“京 足紋”和数量“壹百两正”为毛笔手书,并在金额上盖有“日升昌记”押款章,金额处用毛笔画圈,表示业已兑付;第三栏是出票时间,宣统三年五月初二日,下盖有“日升昌记”落地章,该章与一般落地章有所不同,一是形制上略加美化,弃传统长方形之呆板而多了几分艺术美感;二是在章的边框内,刻有该票号在北京的详细地址:“崇文門外 草厰十条胡同南頭”。 该票为著名收藏家“馨悟堂”之藏品,2009年在北京诚轩秋季拍会上首次亮相,因弥足珍贵又流传有序,引起众多买价极大的兴趣,竞争异常激烈,从1500元起拍,经数十轮竞拍,最后以35.84万元高价成交,被山西××银行拍得。 二、 天津日升昌银元票 (图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