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先锋号“亮剑”拼搏世博会 |
发布日期:10-03-28 08:43:4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劳动报 作者:张路 |
,经国家工信部审查并获得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的准入资质。如何把技术转化成工程,才是真正检验团队的实战能力。 在工艺样车试制验证过程中,团队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新能源动力系统的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标准不高,一些关键部件的质量总是不能稳定。为此,攻关团队快速出击,第一时间进驻供应商生产一线,逐一排查产生质量波动的原因,技术质量改进及管控一直延伸到末级供应商。 每天清晨六点钟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时,团队成员已顶着凛冽的寒风前往闵行偏远的基地。由于这是之前从未有尝试过的批产新能源车,安装工艺的高要求性和电气的复杂性是传统车无法比拟的,经常会出现反复返工的现象。大家就不断耐心地和车间工人做好沟通,女工程师们更是不喊苦、不喊累,和所有男同事一样:下车间、爬车顶,钻车底! “破釜沉舟、只争朝夕”,一次次能力的亮剑,一辆辆样车排除了故障,大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 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 铆足劲,为了世博大巴的飞驰 申沃客车此次主要负责世博会新能源大巴及世博期间公交车的制造。在公司全体员工看来,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为了圆一个世博新能源大巴的梦,公司工会开展了“迎世博,保质量,保运营”———申沃“先锋号”在行动的活动。全体员工纷纷响应号召,铆足了劲。 车身车间:反复改进搭“骨架” 新能源大巴在世博会期间运营时间长,载客量大,车身结构要求比一般客车高,所以要在原来的车身结构上增加方管密度确保安全。根据这一要求,首先要制作新的胎架。但对于车身车间的员工而言,新车型本来就不熟悉,还要制作技术难度相当高的新胎架,挑战不小。于是,车间抽调精兵强将,由杜建中领衔,通过精密的计算、试制和不断改进,一付符合上述各项指标,用于支撑轮胎的崭新“骨架”完工了。 底盘车间:不厌其烦排“血管” 混合动力客车,集电机、发动机于一体。底盘长,且有8套电器线路,比一般客车多一倍,操作工艺复杂。这错综复杂的电器线路就好像整部车的“血管”一般,哪里安装稍有差池,就会妨碍车辆的正常运行。但由于装配工艺不成熟,作业空间又十分狭小,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要想一点不出差错,难上加难。 “就是要迎难而上。”在装配过程中,员工朱富荣发现由于电子油门支架板设计有缺陷,导致无法装配。经过仔细观察,提出了在支架板上预埋螺帽的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