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币盘整:减量是灵丹妙药吗 |
发布日期:14-03-15 09:10:19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周凤迟 |
![]() 5盎司生肖蛇彩色银币
![]() “落月成功”纪念币
![]() 5盎司生肖猴方形纪念币
□□ 周凤迟 近年来,由于黄金价格的持续暴跌以及其他复杂因素,导致金银币市场走上了漫漫“熊途”,不论是老、精、稀中的品种,还是近几年发行的新品种,基本上处于调整期,主要表现形式为成交量的急剧下降和价格的接连探底。为缓解这种市场压力,中国金币总公司在2013年发行“黄山”金银币时,试行了做市商的模式,也就是说由一家特许或者特约经销商垄断绝大多数的货源,而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喜忧参半。 做市商制度,实际上就是托盘,由一家特许或者特约经销商控制大多数的货源,以此来调节其市场波动范围,从而达到稳定局部品种不走形的目的,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黄山”1盎司银币(一套4枚)和1/4盎司金币的初始发售价为5180元,从当时的市场状态和发售指导价来看,市场价难以高出发售指导价,况且还是一套4枚的套币,并不是单枚币,这是“黄山”金银币的一大软肋;由于试行了做市商模式,“黄山”金银币并没有跌破初始发售价,这也正是其市场参考价仍能稳定在5800元左右的关键原因。尽管做市商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但由于其能直接影响到金银币新品种的发行与销售,因此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做市商制度,对于某个品种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减量,但这种减量与真正意义上的减量有较大差别,当市场恶劣时,做市商甚至会面临自己无法控制的风险;但又因出现这种概率的可能性较小,所以该模式受到了某些人的推崇。 因在“黄山”金银币的发行上采取了做市商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中国金币总公司于日前在发行“青奥会”金银币时,再次采取了做市商的模式,有的特许或者特约经销商也只能分到两三套,导致市场流通量骤减,价格暴涨,这种情况已经在此之前发行的“落月成功”1/4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上得到了体现。发行方虽然没有在“落月成功”金银币上试行做市商模式,但因这套金银币的发行量只有1万套,其较低的发行量在新品种中较为罕见,因此,在上市之后价格一路飙升,金银套币的价格为7000元,而其初始发售价仅为3760元(金币3350元、银币410元),溢价幅度高达3000多元,银币价格高居1300元以上,涨幅超过两倍。发行量对于金银币的市场定位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但也不能过于仰仗发行量的高低来判断一个新品种的内在价值。此次发行“青奥会”金银币是多管齐下,一是大幅度缩减发行量;二是降低金银币的规格,比如,银币规格为1/2盎司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