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又明确记载:“铜元铸始闽、广,江苏继之”,似乎福建还在广东之前,笔者认为只是行文惯例而己,应为同时期铸行。
福建省宝福局造“光绪通宝”圆孔小钱(图5)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重为三分二厘,直径1.1毫米,厚0.1毫米,重量1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框圆洞。背面图案为满文“宝福”字对读。


福建省“光绪通宝”机制制钱较少而为罕见珍品。
(三)江苏省宝宁局生产的“光绪通宝”制钱。
光绪二十二 年(1896年)正月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派遣江宁布政使瑞章会同江佘候补道刘式通,经上海瑞生洋行定购大英帝国喜顿造币厂全套新式造币机,购买喜顿造币厂日产1千串(100万枚)铜钱的造币设备。二月初一,刘总督委任瑞章为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俗称宝宁局)总办,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选址设厂。勘查选定江宁城西水关内云台闸南岸区设置厂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二月十五日正式开工投产。
宝宁局生产的江苏“光绪通宝”制钱(图6)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面额为一文,直径22.4毫米,厚1毫米,重2.6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宋体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满文“宝宁”字对读。


宝宁局造“光绪通宝”面文为宋体字,在清代机制制钱中独一无二,实为难得一见的大珍品,为众多泉家追逐。
(四)奉天机器局造“光绪通宝”制钱。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奉天省呈送“奉天紫铜当十”铜元样币进京御览,恰逢义和团运动,未能获准大量铸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间,将旧有残损机器修整配合上海新购机器开始铸造“奉天紫铜当十”铜元。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日俄战争,奉天造币厂曾被俄国军占据。同年正月二十八日,盛京将军增祺《为奉天省试造银铜元事奏圻》上折朝廷:“窃奉省甲午乱后,曾经前任将军依克唐阿奏设机器局,以备制造军火兼搭造银元,藉资疏通地面。奴才到任后,复加扩充,添盖厂房,续购机器,规模始为粗备。时值省城现钱缺乏,不敷周转,当日土法鼓铸制钱数十万吊,并以机器试造四分重铜钱,其钱式均经奏呈御览。正在试造紫铜当十钱文……”
奉天机器局造“光绪通宝”制钱(图7)外圆内方,材质为紫铜,面额为十文,直径33.3毫米,厚1.5毫米,重8.8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汉文“奉天机器局造 紫铜当十 钱重二钱四分”字旋读。

因设备落后、工艺陈旧、紫铜价格较贵、利润微小甚至于亏本,奉天机器局改制的新式奉天“光绪元宝”铜元非常润美,确为难得一见的珍罕之物,为泉家追捧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