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央视3·15晚会上,国内市场白银投资成为曝光对象,多家贵金属公司推出的白银交易被指为对赌骗局。而在白银投资乱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内白银投资的监管困局。作为一直由商务部管理的大宗商品,白银的个人投资,究竟该由谁来监管?
夹缝中的“馅饼”
观前街步行街,苏州最具人气的商业中心,也是苏州最大的黄金珠宝零售集散地。一家名叫“苏州银楼”的珠宝店坐落其间。不过,和周边其他珠宝店略微不同的是,在其一楼的门口,还加了两块分别写有“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牌匾。倘若不是凑近细看,“会员代理”几个小字也很难被发现。
按照金店营业员的指引,记者从金店旁边的电梯来到了大楼三层。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对面,即是面积不到100平米的“黄金交易所”。交易大厅显得格外冷清,唯有一位看守的工作人员独自在电脑前盯盘。“我们是上海黄金交易所苏州分公司。”被问及从属关系时,工作人员如是说。
进入宣传手册上公布的网址方知,这是深圳黄金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机构,而深圳黄金投资有限公司则又是上海黄金交易所金融类会员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唯一授权的负责全国黄金交易业务市场推广的总代理公司。
这样“傍大款”的代理机构并不少见。
有中国人民银行大力监管的黄金交易市场尚且如此,至今仍行走在政策边缘的白银交易市场的现状则显得更加迷离。
在央视3·15晚会上,白银投资成为曝光对象,多家贵金属公司推出的白银交易被指为对赌骗局,也正折射出当前国内市场白银投资的诸多乱象。
在上海普陀区白银协会秘书长周洪涛看来,从背景看,是国内白银投资市场的迅速扩张引发了近年来各地贵金属交易平台的丛生,而这些贵金属交易平台又对旗下的会员单位以及会员单位的代理机构缺乏严格监管,从而造成一些贵金属投资公司不法经营;而另一方面,因为白银当前较为尴尬的属性定位,使得对其监管又很难落到具体的机构。这便给行业乱象提供了滋生空间,一些不正当经营也由此找到了动机和途径。
尴尬的定位
事实上,白银交易现状的确显得有些尴尬。
一方面,因为历史原因,白银和黄金一样,作为国内金融史上的货币代表,至今仍在国人的投资观念中占有优势。同时,因为相对较低的价格,白银比黄金更“亲近”,为个人投资者所推崇。
另一方面,相比黄金,白银价格的波动较大,并不断产生套利机会。在大部分贵金属公司的交易设计上,原本就极为活跃的白银价格加上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