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饰价格“水分”有多大:每克毛利50元至70元 |
在全世界出了名的“中国大妈抢金潮”和去年金价的持续下跌下,让中国消费者对于黄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去年中国市场的黄金需求在创下新高的同时,中国也冲上全球第一黄金消费大国的位置。与之相伴的是,国内黄金销售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金店卖金、典当行卖金、电商也开始卖金,这使得以往各金店雷打不动的金价也开始松动,时常会有一些金店少则每克十元八元、多则二三十元甚至更多的降价促销。 不过,这种价格战在让消费者感到“捡便宜”惊喜的同时,也开始嘀咕“金价的水分究竟有多大”?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对金价现象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够理清金店里的各种金品价格究竟是怎么定出来的。 金饰品每克毛利50元至70元 “黄金的价格很透明,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算出各种黄金产品的毛利有多少。”北京地区一家金店的市场负责人这样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介绍,金价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透明的:国际金价以盎司计价,国内的上海黄金交易所以克计价,1盎司大约相当于31克(这与普通1盎司相当于28克不同)。以上周末的收盘价为例,国际金价每盎司1334美元,上海黄金交易所每克266元,二者基本相符。 有了透明的价格,就不难算出各类金品的利润。目前上海金交所金价每克266元,北京金店的千足金饰品价格大约325元,这中间每克59元的差价就是金饰品的毛利。据行业人士表示,每克千足金饰品平均50元至70元的毛利在国内是比较正常的水平。而且这50元至70元的利润并不受金价波动的影响,基本是在上海金价基础上固定累加的。所以在黄金产业链上,金价处于低谷时利润率相对更高。 不过这种毛利水平只限于金饰品,比较大且加工工艺简单的投资金条类的赚头就小得多。金条的售价通常是在上海实时金价的基础上加固定金额的工费,通常工费在每克10多元,有的金店促销时甚至每克加两元就卖。由此可见,在金店里,金条主要是走量的,金饰品才是真正赚利润的。 每克金饰品就能挣50至70元看似很丰厚,不过一位金店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可并非金店独享,而是金饰加工厂和金店的总利润。至于这部分利润厂家和商家如何分配,主要根据厂商的供销协议,但他表示通常是在1:1的基础上浮动,往往制造端的比例略高些。 金饰加工企业净利润率大约5%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假如按照每克金饰品厂家和金店各可以到手30元利润计算,这也仅仅是毛利,净获利则远没有这么多。金饰加工企业的主要成本在于人工以及贵金属的损耗。 据周生生珠宝的一名技术人员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