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炒银黑平台背后:违规平台死灰复燃 |
易不能正常进行,遭遇多名投资者起诉,且不少法院已将其网上预订买卖模式认定为非法的期货交易。 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部分白银投资实际已经变成一场对赌游戏,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陷阱,利用夸大宣传欺骗投资者的同时,又用高额回扣发展代理网络,吸引投资者投入大量金钱进行现货白银投资理财。 种种迹象表明,一些违规的地方现货交易平台并未真正销声匿迹,死灰复燃的“生命力”令市场愕然。 对此,原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ME Group)产品战略部总监、芝华商业数据CEO黄劲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现货交易场所的风险主要在于监管有盲区。中国一直没有期货法,现货交易场所更是存在监管“真空”。交易所自身风控不严格而且有缺陷;再加上利润丰厚,有的交易所为了利润容易铤而走险;不排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杠杆比率。 此外,地方政府争夺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催生了各类现货电子平台的泛滥。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指出,地方现货平台风险有几个:过度杠杆变成类期货的交易,又缺乏风险管理制度;交易保证金无法保障安全,不像期货保证金是第三方监管;现货平台可能存在对赌的风险,大庄家操纵市场。现货交易平台大多数照搬期货的相关交易制度,保证金比例普遍低于20%,但多数没有引进期货交易所的风险管理制度。 “现货交易平台,或者金银交易平台死灰复燃主要是目前中国居民理财需求强烈。”程小勇说,但是由于理财渠道很少,特别是贵金属投资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收费较高,而期货投资又相对专业,再加上地方政府盲目发展金融中心或者贸易中心导致的隐性包庇。 探索走活场内场外“一盘棋” 长期以来,监管主体不明、法律规范缺失是制约我国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认,场外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对于如何改善国内现货交易场所的现状,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联动,可以有效利用目前已经较为规范的场内交易监管机制来引导场外市场发展。 但据了解,从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联系看,目前二者基本处于分隔状态。尽管我国各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上交易的合约大多有着较强的标准化特征,但这些品种及合约缺乏一个有效的连通机制,无法升级进入期货市场。 一位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商品市场实施内外对接,可以实现全球商品市场价格统一,更能实现合理定价,实现商品贸易互通有无,为国内外贸易商、生产商和消费商提供更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