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交易所乱象再起,违规经营现象死灰复燃。经过几番整顿,地方贵金属现货交易平台尤有泛滥之势。
类期货平台,高杠杆,高风险,24小时交易……一些地方交易场所仍顶风作案。多年来,一些违规操作的交易场所在利益驱动下“整不死”“更疯狂”,背后更暴露了地方保护、交易场所设立门槛低,以及相关部门监管盲区、惩罚机制缺位等行业深层次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新一轮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或已经启动。
堵不如疏。由于在管理和归属上处于模糊地带,目前国内的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受到的质疑颇多,业内人士表示,利用场内商品交易所有效与场外现货交易平台进行对接,利用场内良好的监管体系引导场外市场向良性发展。
疯狂的“黑平台”背后
“最近老有炒白银的给打电话,号码千变万化,想拉黑都没办法。”浦东一位白领吐槽引发了办公室里其他同事的“共鸣”——频频遭到一些“抄白银、抄黄金”的交易平台的推销电话骚扰。
今年初,曾经致力于做最安全交易平台的某贵金属公司突然宣布停业。央视3·15晚会上再次曝光了处处设陷阱,利用夸大宣传欺骗投资者的现货白银投资平台。6月,又曝出大智慧民泰(天津)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迷局,以及东亚银行下属公司被投资者质疑操纵伦敦金黑盘等消息。
近期,上市公司大智慧正因拟转让的孙公司民泰(天津)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下称民泰贵金属)遭遇投资者的维权。部分维权者称,大智慧通过其炒股软件等形式获取投资者联系方式,诱导其进入民泰贵金属炒白银,随后投资者被民泰贵金属等各方“设局”,投资产生巨额亏损。
据在上海大智慧总部维权的王女士介绍,自己以前只做股票,去年七、八月份看到了民泰贵金属的电视广告就以短信的形式咨询了投资白银现货的相关情况,随后则是公司方面不断的电话营销,称民泰贵金属是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下称天贵所)会员单位,资质有保障,对方同时承诺高收益并极力推荐王女士在民泰贵金属开户“炒白银”。
次月,王女士投资13万元开户,在开户当天赚了8000元后,随后便开始不断亏损,13万元很快就亏完。至此,民泰贵金属的业务员再次联系王女士,称民泰贵金属70%股权已经被上市公司大智慧收购,公司方面将为王女士安排核心分析师,定时定点给王女士指导交易,帮她在白银现货交易中翻本。
翻本心切的王女士随即以各种方式筹措100万元再次进入市场,在民泰贵金属安排的老师指导下,她开始重仓甚至满仓操作,曾经一夜之间就巨亏40多万元,而其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