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金交所”欲卷土重来 炒金炒银当心再中招 |
![]() ![]() 百货商场出售黄金产品。
![]() 银行推出的正规纸黄金投资广告。CFP供图 去年,广州居民阿玲曾在珠江新城的“富×”黄金公司签约“盘中盘”交易,在没有下过任何投资指令的情况下,16万元资金被神秘地炒剩4万元。事件曝光后,时隔7个月时间,国务院下文“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暂停违规黄金交易,惩办诈骗公司;但阿玲多方申诉,依然无法讨回12万元投资损失,广州市内,与阿玲命运类同的投资者数量庞大。 本月底,清理整顿黄金市场的半年期限将至,不少的山寨黄金交易所反而感觉“风声已过”,再次大张旗鼓地开始拓展业务,“盘中盘”违规操作也混杂在金融创新的美丽外表下,极尽所能地诱惑投资者入瓮。由于该类投资方式缺乏监管机构,坐庄公司可以任意改换系统、延迟操作、多收手续费,投资者很容易被动挨打,而由于举证困难,受骗人很难通过法律手段讨回投资损失,唯有谨慎入市、提防“山寨”货。 文、表/记者 曼妮 图/记者 王燕(除署名外) 市场: 山寨交易所蠢蠢欲动 去年11~12月,国务院联合多部委,发文《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并表示清理工作需要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完成。而如今广东市场上违规操作的外盘金、“盘中盘”交易平台却“风声渐松”,一度停滞的“盘中盘”又开始叫卖新开户业务,伦敦外盘金公司也卷土重来,肆无忌惮地宣传“做空操作”。 记者了解到,去年末、今年初的整改运动,其实是以自查为主的,除了湖南维财一家山寨交易所惨遭停业外,金融、工商管理部门对待其余违规公司的政策精神均是“自查”为主。市场上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彻底纠查、勒令停业的清理运动。 为了规避风声,多数的违规操作公司一度低调行事,或停办新业务或停止促销宣传活动,但基本没有一家公司完全停止违规投资业务,因为违规业务就是这些山寨公司的生存命脉,卖金条、金章与旧金回购,这些利润不值一提。 尤其是6月降息以来,市场流动性趋向宽松,不少企业、机构计划筹办新的“盘中盘”公司。公司设在天河区的王老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本来是做实业投资生意的,但去年就听说金融市场好赚钱,就与两位做金饰的朋友联合起来,也来注册贵金属交易公司,表面打着国内某规范交易平台的旗号,实际上计划自设交易盘坐庄对赌。 当记者当面问询他:“是否知道自设盘业务违规?”王老板却胸有成竹:“我们只要不骗钱、不改系统就不怕,投资者也有需求嘛。”而实际的问题是,类似的对赌平台不在任何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