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清廉吏 千古春秋颂——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1组)“包拯脸谱”金币赏析 |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京剧,它给你的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一定是大花脸的脸谱了。京剧的大花脸太特别,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没见过那无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且无色俱全,款款不同。而大多数观众最先认识的大花脸,一般都是包公——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宋朝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包拯。他的“铁面无私”、他的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包拯,而是带着某种理想化的色彩,集历代廉吏形象之大成。
在包公戏里,包公既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个上通天神、下通鬼魂、具有灵异功能的、半神半凡的超人。京剧中,黑色的脸谱既代表他刚正的形象,额上的新月则暗示他“日断阳间夜断阴”的超凡能力。以至于,今天的很多的少年观众一看到包拯的脸谱就会抢着说:“看,这就是包公!”
![]() 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1组)“包公脸谱”金币 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1组)1/4盎司金币,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海水江牙、祥云纹样组合设计。观之,本色镜面映衬下,浅雕显现出国徽简洁、隽永,四周背景呈现沧海浩渺、流云悠然之景,既体现出国家法币的严肃性,又透达出民族文化历史久远的沧桑感、京剧艺术的浪漫之气。背面图案为表现廉洁清正、疾恶如仇的“包拯”京剧脸谱造型。
包拯的身上,凝聚了专制社会下老百姓对于清官的企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包公戏情节曲折,是非分明,历久不衰地赢得观众的喜爱。
京剧里,现有包拯剧目近三十出之多。其中有表现包拯不徇私情、义斩自己侄子的《铡包勉》、有表现他刚直不阿、怒打皇妃以銮驾阻挡执法的《打銮驾》,也有表现他不畏皇权,怒斩加害糟糠之妻的当朝驸马《铡美案》,更多的则是表现他审案如神的所谓“公案戏”。
自明、清戏曲舞台上的包拯,脸就已经成为黑色的了,旨在表现他的铁面无私,构图也较简单;到后来,包拯脸谱日趋复杂,想是与传说有关;在民间口头文字基础上写成的《龙图公案》,内容就专门描述包拯如何审理形形色色的案件,颇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不管怎样复杂的疑案、大案,只要到了包拯手里,都能审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