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布赏析真伪辨 |
发布日期:11-06-03 08:15:5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博宝艺术网 作者: |
调,货布的纵向横向比例以及弧度都符合“黄金比例分割”定律,视觉上明显协调美观大气;孔传大小不同:真品孔穿小,伪品孔穿大。 锈色:真品锈色自然莹丽(取决于真锈的结晶体反光)这枚真品中部的无锈部分叫“透锡”(青铜制币本身就是铜锡合金,由于保存的土壤环境可能这部分一直被绝氧封闭,以致没有生锈,保持着原生态的状态); 伪品锈色呆滞,从这枚赝品的做锈效果上可以看到“生坑,老生坑,熟坑,传世包浆”等四种痕迹,众所周知,一枚钱币上的锈色只能是统一的一种; 钱文:真品钱文流畅自然,气韵不间断,“悬针”感觉延绵不绝,锐气十足;伪品字形晦涩愚钝,曲折生硬勉强,笔端结束突兀,戛然而止; 其他:青铜制器透锡光处有包浆一说,如果显示为高亮而不圆润,则我们称之为“火气,或说火光”;由图所示:真品高亮部分虽亮但不刺眼,属于正常的锡光氧化所至;而伪品凡高亮之处,让视觉上皆有“灼热”感,因此行家见伪品常称为“烫手”。 二,高仿品和真品的甄别: 1,第一组打红叉为伪品,根据1,2,3.。。的顺序将依次介绍,命名分别为:“叉1,叉2,叉3。。。”; 2,第二组打蓝勾为真品,根据1,2,3.。。的顺序将依次介绍,命名分别为:“勾1,勾2,勾3。。。”; 两组分别按照顺序介绍该枚钱币的真伪要点,必要处会添加额外说明。 图片实物借自博宝艺术网钱币标本陈列系列
叉1:低仿品,上文提到过,形制相对其他明显尺寸偏小,锈色粉末感太强,是为低仿伪品; 叉2:形制正确,字体字形无误,伪处在于“浮锈”的感觉,即,整体锈色感觉是浮在通体上,不沉稳。缘于作伪者试图做出生坑绿绣的感觉,但埋入地下做“土沁”时,时间不够久。因为生坑绿绣币出土时,上面的土沁颜色在视觉上有坚硬感觉,无“粉尘”盖在上面的感觉; 叉3:形制正确,字体字形无误,伪处在于:1,绿绣外所透露的“火气”;2,绿绣的干净程度,与上面的土沁完全不是一个时间概念。锈色能到这个程度绝不是刚出窖藏,这个颜色的土沁确实刚出土的感觉; 叉4:形制正确,字体字形无误,伪处在于:左侧的“火气”太旺(致命漏洞),明显是批量制假时酸蚀遗漏之处; 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