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上的书法家 |
发布日期:14-01-03 08:56:5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艺术品鉴》杂志 作者:吉林厂平 汪运渠 |
生民之涂炭,又未尝以外人之逼迫而隳国家之尊严,其谋国之忠,任事之勇,实迥非常人所可及。”
吴大澂虽身在仕途,贵为封疆大吏,但醉心于钟鼎彝器,其金文独树一帜,著述甚丰,无与伦比。所著《字说》36篇,处处有创见;其所著《说文古籀补》15卷,收录钟鼎、石鼓、陶器、玺印、货布文字等共3500字,后又增补1200余字;又以文物证历代权衡度量制度,著有《权衡度量考》,另著有《恒轩所见吉金录》、《愙斋集古录》、《古玉图考》、《说文部首》等。吴大澂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其理论著作、文字学著作。1937年,弘一法师在厦门南普陀教养正院的演讲《谈写字的方法》中说:“若要写篆字的话,可先参看《说文》这一类的书。清人吴大澂的《说文部首》,那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部书很好,便于初学,如果要学写字的话,先研究这一部最好。”清代自邓石如之后,书篆籀者名家辈出,以其见识广而详及功力的深厚而论,吴大澂为一重镇。 在腐败的晚清官场,就眼界的开阔,办事的干练、为政的刚直、学问的深厚来讲,吴大澂都可列为鹤立鸡群的一流人物。1898年,吴大澂罢官回乡后,生活困顿,靠卖字画、古铜器自活,晚景凄凉,这在“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晚清时代,在当时的封疆大吏中,实为罕见。1902年,在荣辱交加中,吴大澂病逝乡里,终年六十八岁。越数十年,吴氏门中又出了一位以书画名震天下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吴大澂的孙子——吴湖帆。 吉林厂平的币文书者,史籍不载,传为吴大澂所书。吴大澂任职东北时,创设机器制造局,在1884 年又奉命赴吉林与沙俄勘界,吉林厂平是在 1884 年由吉林机器制造局所铸的;风雅不凡的吴大澂书吉林厂平币文是极有可能的。再者,币文在小篆中融入大篆,用笔中锋,笔画凝重刚健,方整的结体布白巧妙,极少清人屈曲缠绕习气,亦是吴氏的一惯写法。余窃以为此币文为吴大澂所书无疑。机器铸币是钱币铸造的一大进步,机铸币不仅美观,且精巧瑰丽。吉林厂平并未流通,至于我国最早发行的流通机铸银元“光绪元宝”,那是吉林厂平铸造五年之后的事情。 吉林厂平,遗之甚少,极为泉界所重。其中厂平一两一枚现今售价已达100万元,而厂平一钱至今还未在市场上露过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