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泉十布竞风流 |
集珍稀钱难,集成套的古币更难,要想收集齐全铸币高手王莽的六泉十布,难上加难。 六泉十布分别为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六泉铜质精良,文字精美,书体为悬针篆。十布分别为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弟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合称布货十品。小布重十五铢,长一寸五分,值钱百文。其他依次递增一铢,长增一分,面值增大一百,至大布重一两(二十四铢),长两寸四分,值钱千文。十布均模仿战国平首布钱形态,不同处是“十布”的头部铸有一圆孔,钱面中部自首部至裆部铸有一条直线,直线两侧为钱文,阴文,篆书;币的首部圆孔及币的边缘均有郭。六泉以十进位,十布以百进位,其大小轻重依次递增,面额与名称相统一。除了小泉直一、大泉五十、大布黄千外,其它钱币铸造较少,流通时间短,而 “中泉三十”、“壮泉四十” 存世极少,为中国古代钱币“五十名珍”之一。 自清代乾嘉以来,藏钱家每以有无王莽六泉十布论高低,而六泉十布又殊难成组配套,就是有财力的人想收集齐全也不是容易事。偶尔得到一二枚者已经沾沾自喜,收到三五枚者,已经洋洋得意,可以看作泉林中的小康人家了。 清李佐贤《续泉说》,记载了自己得到么泉时曲折的心路历程。当时有钱商有一枚么泉一十,以为奇货可居,竟然狮子大张口,要价八千。要不要花这么高的价钱买它,李佐贤犹豫不决。正好朋友吕尧仙来,见到这种情况,对他说,你若不要,暂时不要归还钱商,先给我留下,遂后就派人送来了钱券,想把这枚钱买走。李佐贤想,我们都是境况清苦的小官,他就那么大方,我就这么吝啬?于是决心自己买下。要不是朋友争购,自己留不留还真说不准。李佐贤在搜求十布上也下过大功夫,但仅得七布,后来朋友赠送他次第二布,最后还缺壮布。壮布也不是没有遇见过。有一次,有人想出售一些钱币,其中就有壮布,但那人要价二十金,李没有那么多钱。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遇到过壮布。 李佐贤念念不忘的壮布,有人竟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此事成为当时泉坛佳话。吴逸庵从剃发人腰带间得一壮布,但这枚钱,不知何时何人携售于都门吴云海,后来归刘喜海所有。当然,也有一次就得到数枚布币的幸运者。嘉庆年间,张叔未从嘉善曹友安处购古泉布一匣,其中有小布、幺布、第布、次布、大布共五枚。 六泉十布中,中泉和壮泉最为难得。杭州周尔昌家有一枚中泉三十,后转让给方铁珊。钱出手后,周尔昌念念不忘,还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中泉小筑”。 鲍康是有名的钱癖,所以亲戚朋友凡发现新奇的钱币时,都会送给他。他在长安时,亲戚家的一位仆人在查钱时,发现有二枚不同寻常的钱,便送去让他看,不巧那天他不在家。那位仆人第二天又去,恰好遇到了善于造假钱的薛重泉,便让薛看,薛立马掏十块钱买了下来。这事被鲍家的书童看见,便告诉了鲍康的大哥,鲍大哥立即把薛重泉喊来,要看看这枚钱。薛极不情意地把这枚钱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中泉三十。后来又问送钱的仆人,他说原来还有一枚,自己不认识,今天已经拿它换成大饼了。这一次鲍康虽然错失良机,但在收集六泉时,还算幸运,先是他大哥子远在长安以十钱为他购一中泉。十三年后,二哥子周,又在长安以万五千钱为他购一壮泉,此时的鲍康已经喜形于色,直呼“六泉备矣,洵大快事。” 清代著名文学家龚自珍,号定庵,也是一位六泉十布的爱好者。他生活在嘉庆、道光之际,当时考据之学方兴未艾,金石文字的收藏考证风气浓厚。他收藏有金错刀、涅金、大安邑、梁充釿、大货六铢、王金五铢、汉女钱、七罗汉大造象钱等。还有壮泉四十这样的珍稀钱币。他在《甲乙编》中自述则称:“莽之十布,余获藏其八品,独少壮布、幼布耳。”据此可想见其藏钱之丰富。 即使在现代,六泉十布配套成组的也是凤毛麟角。在北京华夏藏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0年春拍的钱币专场中,一套完整的六泉十布以44.8万元成交。 六泉十布.jpg ![]() 壮泉四十.jpg ![]()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