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不同销售渠道报价,能差80万元———
卖房者:“你想买哪套房子,哪套就是特价”
知情者:“采用多种定价策略可以对外维持老项目价格‘坚挺’的表象”
业界专家:“到年底前,应该还有10%的减价空间”
“一套房子,通过不同的渠道销售,其差价高达50多万。而对于面积更大的户型,差价甚至能达到80万。”在楼市观望气氛浓厚,多方看空的情况下,打折促销已经不足以打动购房者的“芳心”,但真正降价又会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窘境,采取一房两价甚至一房多价,已经成为开发商们“隐性降价”的另一种手段。
“你想买哪套房子,哪套就是特价”
李先生想在东边买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近一年以来房价的起伏变化太快,他一直没敢贸然出手。前不久,一位朋友告诉他东五环某楼盘正在做活动,买一套房子能优惠几十万,这让李先生很心动。打电话询问,售楼人员告诉他,该楼盘是有折扣,但只有九八折。按照14000元/平方米的均价,李先生算了一下并没便宜多少,怎么回事呢?是朋友弄错了吗?
在和朋友交流之后,李先生第二次致电售楼处。他表示是熟人介绍来的,问有没有更多的优惠,而此次询问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对方告诉他,针对老业主带来的客户,目前有一些特价房在售,每套能比一般的房子便宜“几十万”。“几十万”具体是多少,销售人员没有明确回答,只表示特价房需要“申请”,每套房子优惠幅度都不一样,如果是大户型甚至能便宜50万至80万。具体情况最好能到售楼处来谈。
既然是“特价房”,那“特”在什么地方呢?是房屋品质存在缺陷还是尾房甩卖?户型和楼层是否有挑选的空间呢?售楼人员说,这些房子和其他在售的房子质量是完全一样的,也非尾房。公司推出特价只是在奥运会期间酬宾,主要采用的是老客户介绍新客户的办法。让李先生惊讶的是,销售人员表示“特价房”并没有特指哪些房子,基本上只要有你看中的房子,就可以申请“特价”。“就是说你想买哪套房子,哪套就是特价呗!”李先生这么总结。
对于销售人员的说法,李先生觉得有些想不通。“既然和别的房子是一样的,为什么价格会低那么多?如果是降价,为什么又不光明正大地降呢?这样做总有些偷偷摸摸的感觉,心里不踏实。”他说。
“采用多种定价策略可以对外维持老项目价格‘坚挺’的表象”
采取类似办法销售的楼盘并不仅此一家,据了解,奥北区域、青年路板块还有数个项目都采用了一房多价的销售方式,但其具体情况略有不同。有的打出了“亲情牌”:一方面在宣传推广上坚持以前的售价不变,但另一方面表示老业主、企业员工的亲属购房能享受较大折扣;有的则直接拿出一部分房源,以远低于售楼处的价格通过中介或其他渠道进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