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毛主席纪念堂的磁力来自于中国十数亿中国大陆毛氏教育的后代,那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得到国内外一致交口称赞的北京奥运会,他的磁场则将会放射至和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四年前,本人曾前往全球最大的建筑事务所SOM位于旧金山的亚太总部访问。看着满大厅摆放的他们为中国若干个大城市设计的建设模型,SOM的行政主管告诉我,我们几乎所有的设计师在派往中国大陆工作之前都对中国没有什么太好的映象,但是只要是去了,就都不想回来。
奥运会前后有许多人议论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北京带来的影响。无论评价是好是坏,我想有一个结果谁也不能不正视:当今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之时,奥运会实质上是给中国,给北京做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宣传广告。而这个广告所贡献给的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全球经济增长最快且持续时间长达近三十年的、经济总量已排名世界第四的经济体国家。
不能不正视的是,今年中国经济走势的确转弱,房地产也确实拐向下行通路。但奥运之后政府重振经济的信心从各大中央媒体连篇累牍的“后奥运”专题系列报道,足可以窥见政府的行为轨迹;中国能在万般困境之下把一个奥运会办得如此完美,谁还有什么理由怀疑我们的政府不能完成一件他想干的事情?!
至于房地产的问题,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首先于国家大计来说,房地产乃是近十年来中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支柱产业,全国城市绝大多数财政收入超过一半来源于与房地产有关的行业。不过份地讲,如果没有近十年的房地产发展,中国绝不可能有那多钱举办这么一届精彩绝伦的奥运会!所以,政府绝无意打压房地产,只是恐惧于房价快速上涨会造成经济泡沫,以及一定程度缓和民怨。
至于前两天央行又出台的“不给开发商拿地贷款”等一系列旨对房地产的金融收紧手段,其实原因都可以归结为是“银行看不清市场走势”,担心自身的利益受到致命伤害。银行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绝不会雪中送炭。所以,在这样的大势之下,指望银行救市不是吃错了药,或者就是对银行的本质根本一无所知。
其次,于地产行业本身来说,我们现在与美国、欧洲等国家房地产现在最大之不同,在于我们,特别是北京并是大家买不起房了,而是绝大多数人都在持币观望,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与发达国家最大之不同,是我们有巨大的城乡差距,城市化率超过40%所对应的13亿人口基数,现在国家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多予考虑进城的乡民不仅仅是居住,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