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20分钟如厕与房价涨跌
前日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图片报道称,前门大街重开街后游客上厕所,平均需要排队二十分钟。我回想起更早的时候,也就是奥运举办期间媒体就已经报道说,前门大街因客流过大已开始对行人分时限行。
去年十月潘石屹上市之前,在海外路演向投行经理们描述他前门商业项目前景时,讲那里一碗炒肝将来可以卖到一碗50块。当时,我和身边的人都讲,这绝对是老潘忽悠。但现在虽然我自己还没自己亲自去过前门大街,仅仅是冲着“上厕所要排20分钟”,我也相信——这儿的炒肝卖50块钱绝对不算贵!
门口路过的人多了,店里自然会有生意。这是开门做生意最浅显的道理,也是任何商家选址时所遵循的规律。
奥运会开幕后第三天,两位香港的媒体记者经朋友推荐来找我采访。“您能不能告诉我,香港人要想到北京来买房要注意些什么?最好是通过什么途径?”听她主要是问这样的问题,说实话当时确实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内地购房“限外令”之后,我不明白他们此时为什么还会问这样的问题。但间或听到的境外人士通过各种方式在京买房的传闻和港人为此提起的国民待遇问题,也不能肯定她所问的问题是空穴来风。
谈到内地买房,自然要谈到现在的房价,以及未来房价的走势。我当时反问这位小年青女记者一个问题,我说你能想象一下假设把香港通往内地的关卡撤掉,香港的房价会是什么样吗?这位小记者叹了口气说,哎——,那我们就惨了,根本就住不起房子了!我接着她的话说,所以,我敢和你打赌,北京的房价最多五年会超过香港!(当然,我指的是四环以内的市区,燕郊、延庆等绝不在此列)
北京的房价一定会超过香港,而且不会用多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北京来的和想要来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而北京的周边却没有象香港那样设有出入境关卡。要知道北京、上海、深圳、三亚这些城市的住房,所面对的是全中国13亿人口基数的巨大无比的需求市场,以及有可能的来自全世界的海外购房置业投资客。13亿全国人口每年哪怕仅万分之一人动了进这些个城市置业的想法,这个城市都会有太多的不可承受之重。
何况北京“无与伦比”地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奥运会给这个城市能带来什么?让我们看一些现象就已足够。来自旅游部门的信息,北京四季度酒店预订几乎爆满,而其主要原因是奥运会后各类会展等商务交流活动急剧增加;而奥运旅游吸引来的游客就更不必说,只要看看奥运之前鸟巢、水立方四周扒着铁丝网拍照人群有多密集,你就可以想见到奥运之后北京的旅游来访者数量会有多么的可怕。按照以往规律,奥运举办城市带来的旅游滞后效应一般会持续六至七年,而中国绝不会和任何国家同日而语。这个道理相信所有看见过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三十年不曾间断过的长长的等待参观的队伍,即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