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市场下滑:造假手法花样翻新 |
发布日期:12-06-17 08:38:12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 |
![]() ![]() ![]() 随着古币收藏群体的扩大,市场上的伪币逐年增多,造假的手法也花样翻新,而藏家在进行古钱币的鉴定和收藏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年代久远未必珍贵 中国货币的发展史堪称历史发展的教科书,从商周到民国,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钱币都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钱币虽小,但却蕴含着大学问。那么对于收藏者来说,具备哪些特征的古钱币最具有收藏价值呢?对此,收藏有数百枚珍贵古币的古玩商张冰认为,古钱币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其历史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等方面。“从投资收藏角度来说,一枚古币年代久远未必珍贵,存世量是其价值判断的重要指标。有些古钱币虽然年代久,但出土数量很多,市场价格就会较低;其次还要看古钱币的材质,当然金银材质古钱币的价值远远高于铜质和铁质古钱币。此外,古钱币的品相和艺术美感也需要仔细衡量。那些外形和币面书法艺术完美,且品相完好的古钱币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的古钱币种类繁多,从刀币、布币、方孔圆钱、金币,到银币、铜圆、银锭等,每一枚钱币的铸造款式、钱文、锈色和包浆都隐藏着一段故事,而其中又以方孔圆钱最为复杂多样。张冰告诉记者,“在拍卖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大受追捧的珍稀古币,比如齐六字刀、三孔布等,同时珍稀古钱币的高昂价格也导致了很多造假现象,藏家尤其应该警惕,这些稀有古币的存世量往往只有几十枚而已,而市场上出现的大部分都是赝品。” 造假手段多,辨别真伪难 随着古币收藏群体的扩大,市场上的伪币逐年增多,造假的手法也花样翻新,而藏家在进行古钱币的鉴定和收藏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以翻砂造钱和臆造年号作伪的造假手段自古就有。翻砂新造是以真钱做模型,然后翻砂铸造,这类假币与真币相比除了直径略小之外,形制和文字都基本相同,外观上较难分辨,且翻砂新造可根据需要生产出任何年代的古钱,完成后只要稍长铜锈就能进入市场。”张冰认为,臆造一个不存在的年号的做法对刚入行者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而对于老藏家来说鉴别的难度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旧钱改制法,这种造假手法迷惑性较强,对收藏者的眼力也是一种考验。旧钱改制法以相对价格便宜但钱体厚重的古钱币采取挖补、刻凿、年号改刻等方法拼合粘贴成珍稀古钱币,这类假币欺骗性很高,而且已经大量出现在了市场中。” “以古钱币的模子,用新铜造出古钱币,再经过做假锈、假包浆等处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