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男子“钱眼”求知22年 |
发布日期:10-05-27 08:33:5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 |
今年55岁的高雷,22年来共收藏了150公斤古币,为研究这些钱币,老高先后买了4000余册古币图书。老高说,他收藏古币,不仅仅对古币本身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被历史吸引。于是,他像是“钻进了钱眼”,从古币中捡出学问来。 结缘>> 只因好奇“掉进钱眼” 上世纪70年代末,退伍的高雷被分配到临沂地区物资局(现临沂市商务局),当年,物资局下设金属回收办公室,所有的废品收购站都归其管理,这为高雷后来收藏古币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雷告诉记者,1988年的一天,他和同事们去废品收购站,看着院子里堆积着大量用麻袋装的铜钱,出于好奇,高雷一口气拎回半袋子铜钱,并按形状分类,每种拣出一个用铁丝串起来,其余的送回了废品收购站。“后来才发现,第一次拣回来的那一串铜钱,价值并不大。”但这一次的淘钱经历使他与各种钱币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雷对废品收购站有着独特的感情,“废品堆里出宝贝!”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雷在废品收购站无意中拣到一枚五代十国时期前蜀高祖王建,永平年间铸造的“永平元宝”,这枚古币径长2.3厘米,重3克。就这一枚小小古币,现在市场价约20万。 从1988年起,每逢周末,高雷便和藏友去废品收购站淘古币。有时,天才刚刚亮,他便骑着大金鹿自行车出发“淘宝”去了。 寻宝>> 22年“淘”得150公斤古币 高雷告诉记者,有次,他听朋友说莒县发现了大量古钱币。当时天还下着蒙蒙小雨,他披上雨衣骑着“大金鹿”就直奔莒县。“来回160公里,当晚10点多,高雷才骑回临沂,浑身湿漉漉地一头栽倒在床上,仍不忘跟老伴“分享”所见所闻,气得老伴直喊“疯子!” 那几年,三区九县的废品收购站几乎都留下了高雷拣钱币的身影,头戴遮阳帽、腰挎背包,肩背水壶、蹲在废品堆里一把把地拣钱,有时一呆就是一天。到了晌午,高雷满手铜锈边啃煎饼边欣赏刚拣的古币,直到沾上铜锈的煎饼吃进嘴里,高雷这才意识到没洗手。 拣了22年古币,慢慢屋里就放不下了,大都用麻袋装着堆在院子里,风吹雨打。现在高雷收藏的钱币已有150公斤,其中包括先秦时期的刀、布、圆钱,汉代五铢钱,唐代元宝、民国纸币…… 痴迷>> 钻研古币藏书4000余册 1989年,高雷开始研究古币,先是借来的古币书籍,后来省吃俭用节省开支攒下钱来买此类书籍。床头、茶几、沙发、厨房……随处可见关于古币研究的书籍,家里有4000多册此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