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钱币发烧友收藏古钱上万枚 |
发布日期:14-02-25 14:33:28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 |
![]() 《走读江南》在高邮钱币博物馆拍摄
“铁钱,是中国货币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上世纪80年代,高邮疏浚大运河时,就发现了大批历代古钱币,其中以铁钱居多。高邮的聂广鸿和吕绍奇酷爱收藏古钱币,两人收藏的古铁钱、铜钱均超过万枚……”近日,江苏卫视《走读江南》栏目组再次来到扬州,聚焦高邮古钱币,拍摄专题片。 此前,《走读江南》已经推出过“扬州美食”、“夜扬州”等多档扬州主题节目,引起强烈反响。本期节目预计将在月底播出。 “币痴”聂广鸿
为古钱币建立博物馆 铁钱作为中国铸币史上一个材质特殊的品种,虽说流通使用有特定的区域范围,但对货币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 跟随《走读江南》栏目组,记者走进聂广鸿的钱币博物馆。不算宽敞的展厅里摆满了藏品,桌上摆着好几本查阅古钱的工具书、称量计具,聂广鸿从箱子里捧出一盒盒古钱币。 “目前,我收藏的最古老的古钱币是最原始的贝币,距今已有4000多年。”聂广鸿介绍,他的收藏从数千年前最原始的贝币到后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铁、银币,及近代中国纸币,总数高达一万四千多枚,四千多个品种,其中以铁钱品种最多,近五百种。只要探知某枚古钱所在,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唐代史思明叛乱时铸造的‘得壹元宝’钱非常珍贵,向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当聂广鸿打听到扬州有人藏有一枚“得壹”钱时,用家传的唐宋时期的铁铸“双狮”把它换了回来。随着古钱币收藏数量的日益增加,2003年8月,聂广鸿自己投资在高邮市创办了全市首家私人藏馆——钱币博物馆。 藏家吕绍奇
所藏古币拍出40多万高价 在古钱币收藏家吕绍奇家里,记者看到了先秦的刀币、鱼形币、贝币以及南宋的铁钱,还有不同时期的纸币。他收藏的“纯熙元宝背同(背面有‘同’字)小平铁钱”,因数量极少,曾在中国嘉德2008春拍古钱币专场中拍出高价。 据史料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冬至,改明年年号为纯熙,仅仅六天之后改元为淳熙,因此,“纯熙元宝背同小平铁钱”实际上只流通了6天。 “它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前人谱录中从未见过著述,直到上世纪80年代高邮疏浚大运河时首次面世。”吕绍奇今年59岁,1985年开始就迷上了古币收藏。这枚古钱币是吕绍奇在民间花几十元淘到的,在2008年一次拍卖会上,竟拍卖出40多万元的高价。 “此前,铁钱并不受人重视,历来被视作劣质货币,容易锈蚀,遗留下来的少之又少。”吕绍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