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村古墓里的商品经济 |
发布日期:12-09-28 13:18:22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杨璐 |
行了为期8天的清理工作,很快,便清理出一块面积约有1200平方米的墓地,这其中,有117座古墓。
尔后,由于村民大肆挖土建房,致使小路以东田埂上的30多座古墓被损。“有一天,我从这条小路过,发现路边好多古墓都露了出来,其中一部分已经被破坏。”因此,1979年11月,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决定对东区受影响较大的地段进行保护性清理。“在这次清理过程中,清理的面积约有140平方米,其中墓葬65座,出土随葬器物415件。”昆明市博物馆研究员、彼时主持石碑村第二次挖掘工作的胡绍锦介绍。 “在这两次清理工作中清理出来的180座墓葬全部为小墓,墓圹一般长在l.5―2.3米间,宽为0.5―0.9米,深0.5米左右。”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志龙在其著作《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一书中对石碑村古墓群墓葬的几个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一,无论东区还是西区,墓葬的墓向均是向东偏北,恰好是头对高山、脚朝滇池;其次,墓葬均为单人墓,不见合墓;其三,墓葬大小、方向基本一致,墓葬排列成行,分布有序。” 通过对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组合的对比,胡绍锦认为,石碑村古墓群与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安宁太极山等晚期古墓葬类型相近,同属于石塞山类型。“但同时,石碑村古墓群的墓葬之间存在着互相打破、叠压的现象,加之其没有葬具,随葬品少而简单,且纹饰简陋,粗制滥造,大多数都是生产工具或武器等生活实用品,而缺少了鼎等礼器。这些都与之前发现的天子庙等王族墓地以及小松山等中下级贵族墓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根据这些线索,胡绍锦将石碑村古墓群的墓主人判定为当时社会的平民阶层,“可以这么说,石碑村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一片滇文化平民墓地。” 大量的五铢钱 平民阶层中的经济生活 石碑村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出土了大量的金属货币五铢钱。这一现象表明,当时,在这个地区的经济生活中,金属货币至少已经开始成为流通手段,平民阶层中还出现了拥有货币财富的成员。 “如果说,小松山古墓群对于环滇考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发掘了一批规格相当高的东汉墓的话,那么石碑村的最大贡献则在于其出土了大量的金属货币五铢钱。” 胡绍锦介绍,在石碑村的平民阶层墓葬中,仅第二次发掘工作一次清理,就出土了200枚金属货币,远远超过了滇池区域同期墓葬以往的任何一次出土量。“这个现象表明,当时,在这个地区的经济生活中,金属货币至少已经开始成为流通手段,平民阶层中还出现了拥有货币财富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