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A股"牛"在哪里? |
(包括发行可交换债券等),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避免其简单地因为资金问题而抛售所持有的大非,从源头上控制大非减持的规模。第三条思路是对于必要的大非减持制定相应的交易规则,特别是强化信息披露。在海外市场,主要股东减持股票一般都会事先公告,让市场对此有所认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对稳定股价、避免投资者因不明情况而蒙受损失,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该说,现在投资者最害怕的是股价涨上去之际,成为大非抛出之机。信息披露的工作做好了,就能对此有所避免。最后一条思路其实也是最重要的思路,就是扩大对股票的需求。在现在条件下,要建立承接大小非流通的基金还不现实,但可以考虑鼓励市场上那些长期资金(包括保险、社保、养老资金)等主动持有大非减持的部分。只要上市公司经营稳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价格也较适中,那些大非会有一定的吸引力的。那些长期资金的介入不但为其本身获得稳健回报创造了条件,也为整个市场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无疑,大小非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仅仅根据以上所提的一些设想,未必能完全达到预期中的目的。只是当人们跳出单纯的“限制”性思路,用创新的思维来考虑系统的解决路径时,一定能发现,这个困扰中国股市发展的大问题还是有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妥善处理的。(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美股与A股 文兴 就在美国股市还在不断创出新低之际,A股市场却大幅上扬,市场人气迅速恢复,成交量也有所放大。不管后市行情怎么演变,一个事实放在人们的眼前,中国股市就是比美国股市强。 近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A股市场的逐步走好,不少人对股市的看法却变得越来越悲观了,他们指责来之不易的行情是缺乏基本面支持的、是资金推动的等等,甚至有人说:“反弹越高,下跌更深”。“美国金融危机没有好转”是其重要的理由。 美国金融危机何时结束,笔者这里不加探讨,只是指出一点,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形成的冲击总会过去的。笔者要强调的是,中国的金融系统不存在问题,实体经济出现的问题只是产能过剩。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只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显得特别突出。 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分别对危机提出的自己的应对措施,以提振人们对解决危机的信心。值得分析人士关注的是,自去年11月4日以来,上证指数的表现比美国标普500指数领先了75%。中国政府11月份宣布的经济刺激方案推动了A股市场的此轮上涨,近来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有所复苏,这是股市上涨最大的基本面。还有一个事实是中国的银行都处于良好状态,贷款和储蓄在增加,而美国的银行的状况要差得多。 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从一年以上的周期或者与危机等周期的时间来观察股市,目前股市处于底部箱体中,不论国内外情况怎么变化,向下跌破箱体底部的可能性相当小。在这个箱体中,任何卖出的行为都是为了在更低的位置再买回来。在以周和月度量的周期中,股市还是处于箱体震荡之中,我们在股市震荡于箱体顶部时,应该密切关注能否突破从而出现趋势性的机会。 此外给喜欢看美股的朋友提个醒,近期如果美股持续下跌,由于其双向操作的特点,一天暴涨几百点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即便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A股市场也要跟随上涨吗?还是遵从总理的那句话,做好自己的事情吧。(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牛年A股“牛”在哪里 王利敏 周边股市狂风暴雨,本周A股市场却再度绝地反击,重振雄风。本周三A股市场的大涨,甚至使当天亚太股市、欧美股市“涨”声响起来。由此不得不让人感叹:牛年A股真“牛”。 牛年A股究竟“牛”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