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_JiBi.Net >> 黄金频道 >> 周边市场 >> 正文
 
牛年A股"牛"在哪里?
发布日期:09-03-08 09:50:20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新华网 作者:
诡异大阳飙升动因何在

  李志林(忠言)

  当绝大多数人认为1664点以来的反弹已结束,至少要调整两个月,目标位是1800点甚至1500点时,本周三却出其不意地一举拉出一根年内最大阳线。

  在全球危机加深、美股连创新低时,出现牛年A股第二波诡异飙升行情,动因何在?

  温总理和奥巴马总统讲话的刺激。上周末温总理与网民交流时说对股市要有信心;周二美股6700点收盘后,奥巴马总统更直接地讲:“现在是买股票的好时机”。美国经济今年负增长,而中国则在保8%;美国发生金融危机,银行巨亏,而中国金融安全,银行业则风景独好;美国流动性紧缺,中国则流动性充裕;美国上市公司大面积巨亏,中国上市公司则整体良好;美国政府注资救市主要是补金融窟窿且议而不决,中国注资则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十大产业且雷厉风行。所以理性的投资者以积极做多的实际行动予以回应,并带动了当晚美国、欧洲和全球股市大涨。

  对两会前后政府推出更强有力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充满预期。至少可以认为,若一季度经济指标不理想,很有可能将经济刺激政策升级。因为“保八”已成了今年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诸多新政两会后待出。

  技术上调整到位。作为对1814点—2402点的波段调整,0.618黄金分割位便是2039点。2082点、2093点、2072点,在2030点以上连续三天收盘,表明超级主力、神秘资金誓保2000点城池不失。这样就在60日均线、120日均线、10周、20周均线等中期均线上方构筑起一道道强固的防线。本周三的放量大阳线可视为2000点大底上一场漂亮的保卫反击战。周四周五在美股大跌情况下不仅站稳了2168点中轨,且一度收复了20日均线、5周均线,短期均线均上翘,显示市场已进入了多头轨道。

  大盘蓝筹股群体持续发力。一方面,随着政府强力经济刺激政策和一二月份新贷款猛增,金融板块和有色金属、建筑、地产、机械等板块的大盘蓝筹股有了业绩上升的理由;另一方面,大盘蓝筹股自此轮反弹以来是唯一低于大盘涨幅的板块,具有补涨的要求;第三方面,汇金公司声称,必要时再增持三大银行股,这是对银行股的力挺;再一方面,从汇金公司增持到央企增持,到社保基金1月建仓,再到众多基金在2月4日突破2100点和2月10日突破2245点后建仓的筹码至今没能获利,有强烈的自救、突围和拓展效益的冲动。第二波在指数上快进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但含H股的大权重股飙升目前还是不合时宜,不如选择二线蓝筹股。

  中小市值题材股合力反击。无论是周三还是周四,中小市值股一改以往与大盘股反其道而行之的惯例,而是乘势合力拉升,有80多只股再创新高,有的正在蓄势反抽,只有涨幅过大的个股暗渡陈仓,显出颓势。但总体上仍与大盘股平分秋色。因为它们毕竟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复苏的先行者、购并重组的主要承担者和股本扩张的潜在者。

  我至今仍然认为,结构性牛市格局和箱形震荡的格局不会改变,在美股连续重挫、连创新低的压力下,大盘在2200点一线震荡整理得越久,换手越充分,上行速率越慢,对后市越有利,个股轮动的机会越大。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N”形二次反弹不必等到下半年

  陆水旗(阿琪)

  进入3月份,指数上冲下突,躁动异常。原因在于3月份的市场聚合了诸多影响行情的重要事件。首先是两会的召开使得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有增无减,享受了之前各类刺激政策的行情红利之后,投资者的预期甚至有些“得寸进尺”。最近,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涉及到的120项政策规划将于3月中旬陆续发布,更是挑动了市场躁动的情绪;其次是,从二季度开始各项经济指标与公司盈利的环比数据将逐渐好转,从而确定了

9 7 3 1 2 3 4 4 8 :

相关新闻
 

精彩图片
从入门到登大雅之堂―
中国金币总公司系统职
特别推荐
·笑容甜美的青春美少女
·如花似玉!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
·绝色越南“美人窝”,全是亚热带的蜜色女郎
·高圆圆春日淡雅写真 光滑美背玉腿修长
·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封面女模
·美国非农数据即将出炉 现货金周五升至940美
·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回应IPO、红利税等问题
·深强沪弱券商股表现活跃 A股收盘窄幅震荡
·罗杰斯:全球经济不能单靠中国救 A股再跌再买
·3月6日纸币行情
经典美图
千娇百媚!
超美中美混
超级卡哇伊
充满东方古
清纯靓丽的
电力十足的
许晴最新写
天生丽质难
孙菲菲最新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08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