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做客"民生访谈" 交流市民如何参与世博会 |
发布日期:09-03-03 09:27:3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 作者: |
播,是几亿人在那里看的。但是仍然挡不住人家去买一个高票价去看,现场的气氛替代不了。我们现在有那么多的节日,节日是人家相聚,如果一个儿子只是给他的母亲打一个电话,甚至发一个邮件,那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聚一聚,包括谈网络不仅局限在网络。我们现在有一个网上世博会,但更主要是直接思维,让人们接触,进行文化交流,去看这个展,去进行直接的面对面讨论问题,我想这是当今世博会仍然存在的价值,而且有发展前途的一个技术。
海滨:这里面有两个记者是非常熟悉的,许晓青和王佩是世博会的注册记者,我们留给注册记者来提问,你们提的问题应该更专业。 许晓青:感谢有这个机会跟您沟通,我们新华社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也听到了不少老百姓的声音,他们非常关心,就是作为市民到底有什么机会能够直接参与世博会,有没有机会让市民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您能不能介绍相关的一些情况。 许伟国: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世博会主体是国家和国际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讲,市民好像很少有途径让他来设计,并有机会来参加。比如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题目要通过展馆来表现。还有一个途径是通过论坛,大家来讨论。这个论坛大概有几种论坛,一种是高峰论坛,出席对象主要是一些政要,政要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第二个是主题论坛,这个对象多数是专家。还有一个是晓青提到的情况,我们还有一个市民论坛,或者我们叫公众论坛,公众论坛的主体就是市民。
上海世博局党委副书记许伟国
海滨:公众论坛有什么任务? 许伟国:公众论坛由市民参加到这个论坛当中来,大家来讨论城市这个话题。因为城市好不好,生活美好不美好,他的发言权、评判权,最终应该在老百姓身上。而且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判断,中国人,以前的城镇的老市民、上海郊区,包括苏浙一带很早就到茶馆里面泡一杯茶,听听说书,价钱也不高,他的幸福指数感觉到很高。我想意思就是说,市民对这个城市发展、所感受的生活好不好,他应该有发言权,不是完全靠官方来设计的,官方要顺应他这种需求,第二、能够有本土文化。因此我们将有一个计划,今年5月1号左右就要陆续举办公众论坛,我们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够来参加,大家能够多提意见,谈谈你们觉得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好的建议。 靳慧:刚刚许书记您讲到的,市民的论坛是每一个区县都会举办,还是在其中的上海的某几个区县办,能不能介绍一下。 许伟国:应该只要是区县都可以来参加进来,而且由他们去组织。当然每个区县可以根据自己区域的特点,结合民众关心的切身问题进行探讨。 海滨:您刚才提到了,世博会实际上是市民来做一个评判者,好不好,对不对,由我们来评判,生活到底怎么样,是什么感觉,是我们能亲身感受的,我们有没有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展示者或者设计者,这方面有没有考虑? 许伟国:有这方面是有考虑的,我简单介绍一下,世博会国家参与、国际组织参与。多数以它们为主体,它们会请一个设计单位帮他们来设计。但是展示的主体是国家和国际组织,这次我们想能够把上海世博会与它的主题,在展示的主体上也能够请来各方面的代表,包括我们的群众组织来举办。比如在主题馆里面搞残疾人馆,他们是弱势群体,可能由于残疾带来不便,但是他们也需要通过展览,展示他们需要什么,怎么能够自强不息,从社会上来讲,怎么使得明媚的阳光能够洒到每一个人身上,包括残疾人身上。中国残联也跟我们合作建一个展馆,特别希望让残疾人能够体会:虽然我有残障,但是我同样能够使这个城市美好,生活也能够美好。 王佩:刚才许书记谈到一个残疾人馆,在世博会期间,很多残疾人也是有机会到园区中进行参观的,我们会给他们提供哪些便利措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