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研究要潜心(王家年) |
发布日期:11-06-10 08:17:2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王家年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6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鉴定和研究一枚古钱币有许多要素特征,如形制、材质、文字、字体、锈色、尺寸、重量、地域、时代特征等等。有关尺寸和重量方面的文字研究很少有人涉足。然尺寸和重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它或许能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想象空间。因此,我本人非常注重古钱币尺寸和重量的数据收集,可以提供鉴定和研究参考的依据。我在收藏、鉴定和研究古钱币时,发现水坑、发泡的古钱币有失重的现象。 古代的方孔圆钱,主要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大钱等。小平,即为一枚当一文使用的基础小钱。一般直径2.4cm-2.6cm,重2.8克-3.6克,还有小样大样之分。折二,一枚当二文即以两个平钱使用的钱,形体稍大于平钱。一般2.7cm-2.9cm,重5-8克。折三,一枚当三文,折合三个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2.9cm-3.2cm,重8-12克。折五,一枚值五文,折合五枚平钱使用的钱。一般径3.2cm-3.6cm,轻重不一。大钱,泛指“当十”以上,包括“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形体较大的启高额钱。此类钱大小轻重无一规律,且有大小错出现象是经济困顿、通货膨胀的产物。通常来讲,一个朝代开国初期所铸之钱符合标准,到了后期就显示出径小轻薄之态。 我在翻阅一些古钱币的工具书,发现有的古钱币在书中仅有名称及简单的介绍在,就需要自己在鉴定和研究中补充数据。例,五代初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据燕地所铸铜、铁钱,面文:“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四种。没有尺寸和重量,就使人很难有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呢?我收集到一些数据可补书中之不足,拿“永安一千”来说,有直径4.4cm,有直径5.9cm的,显示其版别较多。 还有的工具书所标尺寸和重量不齐全的现象,如,辽帝巡守赏赐钱,“百贴之宝”钱径3.4cm,重量不载。“巡贴千宝”钱径4.4cm,重量不载。 还有的工具书籍尺寸和重量超出或不到所标尺寸范畴的,如,辽钱中的天显通宝,有的书中标有直径2.4cm,重2.75克,我从其他资料中找到有直径2.2cm,重2.7克的,说明还有不同版别存世。 我见到过藏友手中最大直径达11cm的靖康通宝篆书钱,未见正式报道,确是客观存在。最小的直径是仅0.6cm的崇祯通宝钱。我认为研究古钱币,必须从大处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