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解读之二——中国探月首次落月成功金银纪念币 |
“嫦娥奔月”是中国最著名的远古神话之一,这个古老的传说不仅寄托了炎黄子孙对美好爱情的无限憧憬,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探索月球、探寻宇宙奥秘的伟大梦想。时至今日,在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嫦娥奔月”的传说终于成为了现实,中华民族的登月梦终得梦圆。 探月工程(嫦娥工程)是我国航天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探月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分三期实施,嫦娥三号任务实现的“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表面成功降落,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探测器软着陆月面后,控制着陆器释放巡视器,巡视器和着陆器开始互拍成像,并在后续工作中对月表进行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远镜、极紫外相机,巡视器上携带了测月雷达。嫦娥三号任务将首次获得月球降落和巡视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并将首次实现月夜生存。嫦娥三号除了使用嫦娥二号已经验证的部分数据,还增加了测距测速雷达和激光测距仪。这些都是世界月球探测史上的创举。 此次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成功实现软着陆,是中国航天科研工作者一次次地攻克技术难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这种中国航天人伟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使得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成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跨越。 随着嫦娥三号登月成功,在不远的将来,广袤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在近地轨道组装大型空间站,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研实验;开展有人探月活动、组装飞往火星等天体的飞行器,中华民族伟大的航天梦想必将会全面实现。 为纪念中国航天器首次成功落月这一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1月22日发行中国探月首次落月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 根据中国探月首次落月成功金银纪念币发行公告中的相关内容,该套纪念币作为中国航天题材系列金银币中的一个重要延续项目,亦为中国探月工程系列的第二套纪念币,在设计理念上变化不大,仍采用了简洁大气的构图风格,并将巡视器(月球车)勘探月面、两器互拍这两大重要场景完美地呈现于纪念币之上,较好地实现了激发爱国热情、铭刻历史瞬间的设计目标。从发行规格及最大发行量看,该套纪念币将纪念金币的重量设定为1/4盎司,这种改变将会有效降低集藏者的购买成本,从而在售价上为更多的金银币爱好者所接受。而金币一万枚、银币两万枚的最大发行量,也表明了央行充分适应市场规律、致力涵养市场的积极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