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市分歧严重 |
经过两个月的反弹后,A股市场近日进入了震荡期,部分经历了2008年股市大调整的投资者开始忧虑本轮反弹是否已经结束。南方沪深300基金拟任经理潘海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在近期大幅上涨之后客观存在调整的要求,之后如果没有新增的重大利空因素,反弹将进一步深化,此外,震荡回调的过程恰好提供了较好的建仓时机。
理性看待市场震荡 不论市场是涨是跌,“减仓”还是“建仓”一直是困扰投资者的现实问题。面对当前市场的宽幅震荡,潘海宁表示,由于前期的连续大涨对政策面利好已有所透支,短线获利盘抛压较为沉重,市场担忧流动性收缩;加上外围市场大幅下跌的拖累,近期市场出现了连续回调,市场成交量也出现一定的萎缩。他认为,市场需要一定的调整来消化获利筹码,短期会在半年线附近维持箱体震荡,之后如果没有新增的重大利空因素,反弹会进一步持续和深化。 “按2008年年底收盘价计算,截至今年2月17日高点,市场反弹32%;按2008年10月底1664的最低点计算,市场反弹44%。”潘海宁介绍,与海外市场的弱势相比,2009年以来的A股市场在全球一枝独秀,市场在不确定性中持续上涨。在他看来,本轮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单边下跌结束后,市场自身有反弹需求;另一方面,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强大的政策执行力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为国内资本市场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良性小环境,充裕的流动性催生了一个“人造小牛市”。 对于后市,潘海宁表示市场有可能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之下继续震荡筑底,投资者应对诸如产业振兴计划的稳步推进和落实、可能提出的“区域经济振兴规划”等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3月初的‘两会’能否推出刺激经济超预期的政策,以及2、3月份各项经济指标能否支撑经济好转的预期,这些都将决定行情的延续性。” “第二波”金融危机影响有限 近期美欧股市频创新低,金价也一举重返1000美元上方,很多投资者担心“第二波”金融危机是否来临。针对这种忧虑,潘海宁表示,目前出现的实体经济贷款危机和东欧银行体系危机只是次贷危机的深化,早已经在预料之中,投资者不必感到恐慌。 潘海宁介绍,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进一步加深,西方国家资本纷纷撤回母国,将导致全球“资本逆流”,而由于东欧地区的经济增速长期依靠外部资本流入,所以东欧地区的银行正面临着坏账准备金上升、银行借款成本上升和本国货币贬值带来的压力;在美国,也出现了企业信用恶化和居民消费贷款违约率上升的问题。 “这些危机是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的局部性危机,其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有限,各国政府也会全力挽救本国经济免受进一步的冲击。”他指出,在道琼斯股指近期创新低的同时,其他多项风险指标,例如高收益债券息差、隐含波动性、银行间拆借利差等均未创新高,“市场的恐慌程度比去年11月要轻得多。” 投资指数基金正当时 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严峻,潘海宁却认为当前正是中长线布局的最好时机,“这个点位发指数基金,对投资者而言,是机遇远大于风险的”。 之所以作出上述判断,主要是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向上的乐观态度。“首先,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完成,房地产投资的长期需求仍在;其次,国民财富仍然高度向国有企业股东和财政倾斜,国有经济部门高储蓄率的倾向非常严重,政府仍然热衷于进行储蓄和投资;最后,我国整个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仍有快速和长期提高的需求,由此将带来大量的企业投资需求。”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仍然持续,劳动力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居民消费比例的提升都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经济拥有不可限量的未来。 潘海宁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