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榴梁:出谱钱试析 |
近二十年来,全国各地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出土了许许多多的历代钱币。随着国民经济的富裕,钱币收藏和研究活动也达到了历史上最兴旺的时期。正因为国强民富,收藏旺盛,与钱币收藏相关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典型的实例就是涌现出来许多过去钱谱上从未入录的“出谱钱”。对于这些“出谱钱”收藏领域存在不同的评价,多数爱好者认为,“出谱钱”就是难得的珍品,所以在钱币市场,“出谱钱”的价格通常都高于谱录品,有的甚至开出了天价,对“出谱钱” 评价果真这么简单吗?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客观分析,实事求是地辨别,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出谱钱仅仅是钱谱上未曾入录的品种,其数量十分庞大,其内容也十分复杂,而且有相当数量的钱币不入谱是有原因的。例如,前几年云南、广西等地先后出土了一批北宋铅钱,总数达好几千枚,这些铅钱有咸平元宝。至道元宝、景德元宝、祥符通宝、元丰通宝、熙宁元宝、淳化元宝等十多个年号,外型与文字几乎和北宋小平铜钱相同,包浆色泽古朴完整,如此批量的铅钱,以前各钱谱均未曾记载,这是第一次发现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前辈专家撰写的文章和现代收藏家对宋代铅钱的探讨文中可以证明,北宋铅钱早就有发现,但这类铅钱很少见有谱录,主要原因是目前对这类钱币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说是边缘省份的流通钱,也有人说是富贵人家采用的冥钱,更有人认为是国外流入中国的贸易钱,尤以当时的安南国为甚。三种说法都有点像,又都属推理性质,谁也说服不了谁。再说北宋铅钱的留存量虽比铜钱少得多,仍然算得上大珍品。北宋铅钱与北宋铁钱也无法相比,若以存世情况衡量,北宋铅钱比铁钱要少千百倍以上,但毕竟北宋铁钱是公认的北宋正用钱,而文献记载却尚未有铅钱流通资料可循。因此这类钱币因强烈待考而成为“出谱钱”,是情有可原的。 第二类“出谱钱”,大多出现在近十年之内,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发现了上百种金银质地的古钱币,其中银质钱币占90%,金质10%不到,直径大多在 25毫米上下,有传世品也有生坑、水坑实物,相对来说水坑银钱所占比例最高,从坑锈外观鉴别,应该无暇可批,当属同时代之物。因其文物价值较高,又罕见有同名批量实物问世,仅见品的持有者常将其藏于深闺,秘不示人,这类金银钱几乎都未被收录入谱。笔者有幸见到过部分实物,凭实际感觉认为,它们不一定都是官炉所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所铸,所以这批钱币的用途有待进一步论证。以现有信息资料汇集金银钱的用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