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黄金”并非铜钱 西汉历次币改为何均不涉及 |
发布日期:09-10-27 08:37:2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社科院网站 作者: |
,吕后用八铢钱与三铢钱,文帝造四铢钱,武帝铸五铢钱,都大大超过了王莽一铢的"小钱"。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随着铜钱重量的不断变化,铜钱与黄金的比价是否随之改变?从西汉人对货币的认识来看,钱的轻重至关重要。贾谊上疏中说:"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铜钱轻了尚且要"百加若干",那么王莽的一铢"小钱",怎么能与西汉的钱币相等,都一律是"黄金一斤值万钱"呢?可见钱轻与钱重所换得的黄金,不可能是一样多的。
按照王莽规定的黄金一斤值万钱来计算,黄金一两值625钱,一铢值26钱。若以此法定比价来与汉代的文献资料或考古出土资料相验证,也有较大的出入。《九章算术》有算题记载,金一斤值钱"六千二百五十",只有王莽的黄金法定比价十两。居延汉简出土资料也有如下四条记载: 出钱四千七百一十四,赋就人表是万岁里吴成三两半(505・19) 凡五十八两,用钱七万九千七百一十四.(505・20) 右八两,用钱万七百七十六(506011) 出钱千三百廿七,赋就人会水宜禄里兰子房一两(506・27) 陈直先生认为这是黄金与铜钱的互兑价格。如若这样,那么这四条资料,均为每两黄金值1347钱,与王莽法定比价每两黄金625钱相比,几乎高出一倍。 综上所述,王莽所定的黄金一斤值万钱的法定比价,不能代替西汉一代黄金与铜钱的比价;而西汉黄金与铜钱的比价,随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以及其他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西汉的黄金与铜钱虽有一定的比价,但没有政府规定的长期固定不变的法定比价。 西汉一代,为什么历朝政府没有规定黄金与铜钱的法定比价?这不是偶然的疏忽,究其原因,主要是黄金货币与铸币铜钱处于不同的货币发展阶段。西汉的黄金货币是以重量为计算单位,处于称量货币阶段,而西汉的铜钱是金属铸币,是以枚数为计算单位。两种计算单位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之间不可能规定出一个长期固定不变的法定比价。西汉的黄金,虽然以一斤左右为一饼,但每饼之间重量仍各不同。我们从考古出土的金饼底部刻有金饼的斤、两、铢等重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种没有固定标准重量的黄金货币是无法与具有固定标准重量的铜钱铸币之间规定出一定的法定比价来的。黄金以货币的重量进行交换,铜钱以货币的数量进行交换,两者之间有着根本不同的区别。这当然不是说"黄金无价"。因为任何一种物品,只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都可以产生一定的价格。其性质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