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翼系上了 还怎么飞 |
并满足投资者获得风险投资回报的要求,这对于融资企业尤其是超募企业来说虽然是一种极大的压力,然而,更是它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没有特定的投资需求,企业对现金的需求只有在同企业自身的资金周转需要相适应,而且同企业的总资产也应保持一定的适当比例的情况下才是合理的和有益的。资金过剩就像鸟翼系上了黄金,鸟飞不起来了,也就成了灾难。企业在钱较多的情况下更需要从制度上提高人们的资本成本意识,保证资金的有效运用,改善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盈利水平,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这才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持续创造具有保值增值意义的经济附加值。否则,随上市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企业资金被长期免费占用或冻结,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益不能补偿资金成本,还是企业长短期投资的失败而造成资产严重浪费,最终都将承担权益资本的成本,为资金的不合理占用付出应有的代价。如果企业因为募集资金超募得太多或账面财富膨胀得太快而失去了继续搞好实业和创造新的财富的动力,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募集资金投向于它的积极意义。在财富面前没有“有钱的闲人”,只有“人不留财,财不留人”的无情法则。企业如此,资本市场更是如此。 大量的事实表明,超募尤其是大比例和高比例超募并不是市场意愿的真实反映,而是严重违背了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的发行定价的结果。超募不仅严重透支上市企业的成长性,给企业高增长的可持续性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也容易形成“高送转”的误导,引发市场炒作和内幕交易。若因为超募而造成“破发”,打击投资者追逐新股的热情,不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投资者利益受到严重伤害的同时,最终受到损害的将不仅是市场眼前的稳定,更是关乎市场长远发展前景的资源配置功能尤其是融资功能的可持续性。 惜钱惜福是传统美德,珍惜上市资源乃生态意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都需要我们加倍珍惜上市资源。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珍惜上市资源应是我们须臾不能松懈的生态意识。适当控制募集资金的规模,是对发行上市企业的真正关爱,对投资者投资热情的切实维护,对市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