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历史人物金银币之曹丕、曹植 |
发布日期:13-01-05 08:32:17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灵犀一叶 |
魏武归西嗣子传,受汉国玺换江山。
文学批评开风气,典论遗存有三篇。 才高八斗命多艰,洛神赋中忆婵娟。 兄侄不容忧愤死,东阿城外草木妍。 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曾为了争夺嗣子之位,反目成仇,都只活到四十岁左右,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金银币第二组以曹魏政权人物为主角,因曹丕和曹植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学史上有着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故而将他们选入1盎司银币。 《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贬曹,将曹操塑造成奸雄,曹丕更是一个阴险狡诈者,他继魏王之位后,羞死老臣于禁,逼杀兄弟曹熊,篡汉自立。按照一般人的常理想象,曹丕应该是一个长相猥琐、獐头鼠目的人,但看银币上的曹丕,却是凤目剑眉、浓须美髯,威严庄重、气度不凡,有君子之貌、帝王之相。
币面上,曹丕头戴冕旒,身穿龙袍,坐在书房几案前,于油灯之下批阅奏折、撰写文章。几案上一摞书籍,地上的瓷缸里放有几卷简册,帷幔后挂有宝剑,宝剑是帝王上朝、出游、行军时必备的装饰,也是防身之器。整个书房的布置简单朴素,说明曹丕提倡节俭,能够以身作则,油灯、书籍、简册和宝剑的刻画,衬托了他勤于政事、文武兼备的政治家本色。曹丕称帝后,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诚诚恳恳的研究文学:在政治上,与民休息,恢复生产;在军事上,平乱退敌,维护稳定;在文学上,他写的《燕歌行》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对隋唐时期近体诗的繁荣产生了很大影响,所著《典论•论文》开启了文学批评的风气,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自幼聪慧,才高八斗,深得曹操喜爱,但他行为放任,又心无城府,在夺嗣之争中败给曹丕。曹操死后,曹植失去了靠山,接连受到曹丕和侄子曹睿的打击排斥,郁郁而终,葬于山东东阿。曹植虽然政治上不得势,但文学成就很高,写出了著名的《铜雀台赋》《洛神赋》及众多辞赋、诗歌等,广为流传。
曹植银币塑造了一个清秀俊朗、率性纯真的文人形象。币面上,曹植戴束髻冠,穿儒服深衣,站在雕栏高台上,左手握住书卷,右手高高抬起,放情的吟诵他的《洛神赋》。此时的曹植,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失意,兄弟间的嫌隙,假托洛神之名,追忆着昔日的旧爱。币面背景衬以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一个片段:“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东晋的图与三国的人跨越百年时空,结合在一起,大胆夸张,毫不牵强。因受币面限制,设计者将此片段进行了压缩修改:只留有五条龙、祥云、旌旗和伞盖,将汉水女神和洛神前移,坐于龙身之上,驾龙者为汉水女神,回头凝望者为洛神。《洛神赋图》的陪衬,为币面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也烘托了曹植横溢的才华和率真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