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历史人物金银币之赵匡胤 |
扶幼保主大将军,不甘俯首作人臣。
陈桥兵变夺帝位,一件黄袍加在身。
1988年发行的中国杰出人物金银纪念币第五组进入两宋时期,金币图案依照惯例选取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主图案为赵匡胤半身像,背景为北宋首都东京城建筑和军队方阵,以建筑和军队共同作为背景,这在十组杰出人物帝王金币中是唯一的一枚。历史上的赵匡胤虽然阴谋夺位,但却是个贤德君主,而他正气凛然,坐怀不乱,“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也传为美谈,这在历朝开国君主中是绝无仅有的,值得纪念和褒扬。
我们在历史文献中所见到的赵匡胤画像,以全身端坐像最为常见,比较经典,金币上的图案应该是取材于此,然后加以美化和改进,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帝王形象。赵匡胤头戴展脚幞头,身穿黄袍,正气凛然,威武而又文雅,展脚幞头据说是赵匡胤的发明,因他很反感官员在上朝时交头接耳,于是在传统幞头上加上一根长翅,这样,官员们之间就有了较远的距离,无法再靠近窃窃私语了;这身黄袍,正是当年陈桥兵变中,他的部下给披上的,胸前的龙纹、腰间的玉带都以凹凸雕刻的形式予以展现,彰显其帝王身份。
金币上的赵匡胤,体形壮硕,军人气势。戎马生涯练就了他健壮的体魄,但同时养尊处优的皇帝生活和年岁的增加,又使他略微发福。浓密的八字胡和山羊胡,为这位叱咤战场的猛将增添了几分儒雅风度。只见赵匡胤倒背着手,侧身而立,犀利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果敢,对治国平天下胸有成竹:为巩固皇权,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毫不费力的解除了几个大将的兵权,又将行政权、财政权统统收归中央,消除了唐末以来地方割据的隐患;他深知治理国家必须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尊孔崇儒策略,支持文学、科技、教育等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治国人才;他以德服人,厉行节俭,大力发展农业和商品贸易,开启了宋朝经济文化大繁荣的盛世时代。
赵匡胤身后是东京皇城正门建筑,城高楼阔,传统的汉唐风格,尽显大国气势,北宋都城的繁华壮观可见一斑。禁军兵精马壮,军容整肃,旌旗高举,迎风飘扬,时刻准备迎接皇帝的检阅。北宋号称有禁军八十万,皆由各地选拔的精壮军士组成,一方面削弱了地方势力,另一方面充实了中央军力。赵匡胤一身文官打扮,军队则全身披挂,一文一武,鲜明的对比,寓意了赵匡胤文治与武功并举,而又偏重文治的治国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