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系列金银币综述之八:戏说缺憾(二) |
发布日期:12-08-10 13:24:22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张丛笑 |
继续说缺憾。 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的“奥运会”系列系列金银纪念币,金银共21款品种,尺幅有五:最大的5盎司银币,直径70毫米;最小的1/3盎司金币,直径23毫米。另外的27克银币,直径38.6毫米;1/2盎司银币,直径36毫米。1/2盎司金币与1/4盎司银币直径相同,均为27毫米。16项体育项目,21幅设计画稿,展现于这5种不同的尺幅之上。 缺憾对比而生。参考对象是2006至2008年面世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有比较才知道有优劣,有比较才知道前期4款“奥运会”系列,确确实实存在诸多不足。 其一,缺乏高屋建瓴式的宏观规划。前后4款“奥运会”,4金17银21枚,规模和气势也绝对不小,但具体题材安排上,缺乏前瞻性,也缺乏整体性。单看都面面俱到,集中到一起,又如一盘散沙,如群龙无首,缺少具有核心凝聚力的创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强”,在币面也没有得到高度概括和完善呈现。 其二,主题安排过于随意,主观意识大于客观规律。其中最典型,就是“女子武术”,明明不是奥运会比赛项目,甚至连表演项目也不是,因体现中华体育精神,因设计相对出色,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而“乒乓球”、“女子排球”二度重复,以及“女子”多于“男子”的阴盛阳衰结构,也都针对中国体育现状而设,多少带有狭隘之心。 其三,片面强调奥运赛事展示,漠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即便是赛事展示,也单调、单一、单薄。21枚金银纪念币,其中有5枚是炒现饭,这个比例也实在太高了些。而奥运会更多富有挑战性与表现力的项目,如“马术”,如“撑杆跳高”,如“拳击”,如“棒球”,等等,又被轻描淡写忽略。此外,4枚金币的主题,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表率效果,3枚5盎司银币,题材也缺乏应有的延续性。 所有这些,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奥运会”的欣赏与收藏价值,也使这套本应熠熠发光的金银纪念币,黯淡失色了许多。 供稿: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