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金银钱的成色及比重问题研究(一)

www.jibi.net 14-09-06 08:56:30 中国集币在线 发表评论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4年9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摘要:金银是伴随着中国古代大量冶炼青铜中获得的副产品,自西周末起先人们就不断地总结掌握了金银的提纯工艺。但现不少网上泉友以及笔者所接触到的知名钱币收藏家,对钱界已公认的宋代金质宣和通宝小平背陕(1)、银质折五政和通宝(2)、银质靖康通宝小平大样(3)等金银钱的成色、数据以及湖北省钱币博物馆藏汉代金饼上的硬绿锈(4),迷惑不解甚至非议。经笔者广泛收集古今大量的冶炼金银工艺资料进行系统地研究认为,宋代金银钱为金银铜的混合物,与古代提炼金银的技术水平无关,从而解开了困扰多年的宋代金银钱成色及比重问题之谜。还望专家学者有教于我。

关键词:宋代金银钱  成色 比重  
    
 一、宋人沈括有关楚国“药金”的论述及研究

      宋人眼中金的成色是怎样的?我们从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言楚国金版印子金为“药金”可以得知,他说:“寿州(今安徽寿县一带)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主字,世传淮南王(汉高祖之孙刘安)药金也。得之者至多,天下谓之印子金也”。文中的“刘主”字,清末方濬溢校正为“郢爰”(见《缀遗斋彝器考释》卷29),即所谓淮南王刘安所藏“药金”印子金。西周时的楚国富产黄金,其金版印子金也几乎都是真金,今所见金版的成色大都在96%以上(5),即接近纯金。而沈括的眼中却是在嘲笑楚国的“印子金”是药物炼制的假金,一语道破了宋代黄金成色的真相,即今所见宋代金钱大都为金银铜混铸的黄白红间色。经考证,宋代金钱所产的这种“玉黄色”,是符合汉初学者缀缉周至汉代诸书旧文《尔雅·释器》中对黄金成色描述的审美标准混铸的:“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镠。”《说文·玉部》:“璗,金之美者,与玉同色”,从笔者收藏的这枚如金似玉的“招纳信寳”背“使”金钱(图1),便可证明。

俗话说:“金怕石头银怕火”。纯金柔软易折断不宜制作钱币,如同纯铜不能单独铸钱一样的道理,纯金只适合作佩戴饰品。金银铜混铸后,增强了金币的韧性和耐磨度而又不失其“镠”,这是由于宋代金银币使用的广泛性和数量所决定的。其主要用途有五:一是用于赏赐。淳化年间(公元990—994年),宋太宗赵匡义欣赏一个大臣的功劳,赐他金紫钱30万。南宋词人周密笔记《武林旧事》卷三《岁除》:“并随金钱一百二十文。旋亦分赐亲王、贵邸、宰臣、巨珰。”二是用于随葬。南宋曾有人盗掘宋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帝陵及孟、韦、吴、谢四后陵,发现金钱以万计(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这些金钱非冥钱,而是随葬品。三是作帝王零用钱。宋代金银钱有“钱必成文,金银成钱”的规定,其金银钱可直接参与流通。张和甫撰《张氏可书》记载有宋徽宗禅位后,曾便装到东京街市上游玩,用十文金钱买了一个蒸饼品尝的故事(6)。四是作为馈赠。如作生儿育女的吉礼、婚嫁聘礼、结婚撒帐等。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之“洗儿钱”:自高宗皇帝都钱塘(今浙江杭州)以来,皇子在王府生了男孩或者女孩,皇亲国戚、三衙的长官、浙江的漕司官员、知临安府,都要贡献贺礼。皇子随即就有答谢,除金币外,还有洗儿钱果(金质),动辄送数十盆,……我听说过宋仁宗嘉佑年间皇上生了皇女,都要设大庆典,造了很多金银钱(7)。五是作游戏取乐。《宋史·礼·游玩》:“太平兴国……九年……四月……遂登琼林苑楼,陈百戏,掷金钱,令乐人争之,极欢而罢”;《宣和遗事》记载,宋徽宗在金人入侵的宣和六年,指使四人撒下金钱、银钱,与百姓抢金钱。令人关注的是宋代金银钱的出土越来越多,1986年浙江慈溪县的一座古墓出土南宋孝宗隆兴通宝金钱,径2.05cm,重3.25克,色泽金黄(8)。北京嘉德拍卖公司2010年秋拍会拍出南宋金质太平通宝二枚,一枚径2cm,重4.1克;另一枚径2.3cm,厚0.1cm,重4.7克。

二、宋代金币上的绿锈与金提纯技术无关。

有不少泉友在网上撰文说(9),西周时期楚国的黄金是真的,而汉代的黄金有假的,结果汉代黄金的比重标准是12.20克/cm3,后朝到宋代为15.5克/cm3—12.5克/cm3(《九章算术·盈不足》记录),这是汉至宋代金币上残留有绿锈的主要原因,并将其归结为古代黄金的提纯技术远远不如现代。这些观点既对又不对,《九章算术·盈不足》中对古代黄金的密度标准记录没有错,15.5克/cm3—12.5克/cm3的标准,正是汉至宋代金银铜混铸的密度,也是我们考察古代黄金成色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与古代金的提炼技术水平无关。我国古代冶炼黄金及提炼工艺已接近现代水平,其标志:一是西周中期黄金制造已初具规模。《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丰裳,执戈扬盾”,说的是先人们冶炼黄金时包裹金粉末团、用木炭烈火烧金粉团外表,四个金匠观察炼金火候以及一边在锤击金矿石整个手工过程的情景。二是秦汉时期黄金手工业已达到一定程度。在秦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黄金遗物有三处:即马家庄秦庙遗址出土的金器(10)、1963年陕西临潼武家屯发现的一铜釜,内装金饼8枚,一枚刻“益半两”,其余刻有纪数符号(11)、1929年陕西兴平念流寨废丘城出土金饼7枚,其中一枚面刻“寅”,背刻“口两半”,现存陕西博物馆(12)。西汉大量使用黄金货币,1980年陕西博物馆收集咸阳出土的金五铢(13),以及笔者收藏的金五铢(图2),是古代黄金形态步向规范化的产物,为方孔金银钱鼻祖。三是唐宋时期的黄金提炼技术已接近现代水平。2010年11月25日,由中国黄金工业协会在上海展览馆主办的“中国婚庆金饰时尚经典展示会”上,浙江丽水市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以表演的形式,还原了该矿“大规模唐代金窖炼金”的整个工艺过程,包括:碎矿磨石、淘洗金银粉末、制团烧结、铅还原冶炼、灰吹法共五道工序。其中的金银提纯“灰吹法”,即将制成团的金银铅块放在草木灰上熔炼,由于草木灰含碱性,铅遇酸则熔化,吹去草木灰和氧,最终得到高纯度的黄金白银。据遂昌金矿周经理介绍,制团烧结去硫化物法,现代冶金工业到1911年才由德国人发明,而灰吹法冶炼工艺,在现代冶金工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遂昌金矿区一直延续到现在仍在使用(14)。由此可见,从汉代到宋代,中国生产的黄金、白银都是真金、银、铜的混合物,宋代金币上的绿锈与金的纯度无关,而是这种混金铸造工艺的产物。肉眼辨识宋代金银币只能以其成色来定,12.5—15.5克/cm3的比重只能作为参考。如果按现代纯金密度19.32克/cm3来衡量,永远也走不出辨别宋代金币的死胡同,那就正应了一句老话:“有眼不识金镶玉,错把黄金当废铜。”这里有一则古代错把黄金当废铜的故事:南朝齐、梁时期(公元479—588年),崇尚奢华,多以金钱作为馈赠的礼物。有个叫吕僧珍的生了一个儿子,他的朋友宋季雅前去祝贺,以金钱1000枚作为礼物。看门人误将1000枚金钱当作铜钱,嫌礼物轻了不愿给他通报。宋季雅强行进去了。吕僧珍考虑这位朋友平日做事谨慎,亲自打开礼函,发现是金钱。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宋代金币上绿锈产生的原因。我们常说的现代k金中,也是指含有一定比例的银和铜,是按照足金24k的公式配制的。一般来说,k金含银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为紫红。宋代金钱也是如此,只不过银、铜的比例大一些,而其金钱上的绿锈是在年久风雨侵蚀、入土随葬等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如同铜钱上的绿锈一样,年代越久绿锈越硬,如果现代的k金过了千百年,也会自然“长”出绿锈的。因为铜比金的化学性质活泼,金不活泼,铜分子便被逐步吊出金钱的表面。但是,一般宋代金钱表面的绿锈大都比较浮浅,不像铜绿锈那样入骨,因铜与金的粘合力不强,用牙膏和软布擦之即去。但笔者认为金钱上的绿锈最好尽量保持原貌,因为这是鉴定宋代金银钱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如何把握鉴别宋代金银钱。

我们弄清楚了宋代金钱是金、银、铜混铸工艺,也了解了其金钱上绿锈产生的成因,如何把握鉴别宋代金银钱,这是一个需要反复研究实践的大课题。笔者关注宋代金银钱近十年,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迷惑、试验、彷徨、失败、总结提高、惊喜的大磨练过程。根据对手中所藏多枚宋代金银钱实物的研究经验,主要应把握以下四点:

(一)准确理解真金的性质。不少泉友基于习惯上的传统说法,对黄金的特性存在三大误区:一是“真金就是发亮的”,而实际上矿石中闪亮的是硫化铜,俗称“愚人金”,而真正的金子在岩石中是深黑色的。如笔者所附并未在电脑上作任何处理的金钱照片,就充分证明了金乌黑晶莹的特征。二是“真金不怕火炼”。金不怕烈火,是指高温炼金的过程,而黄金的熔点并不高(1064°c),比铜(1083°c)低,只是黄金在高温状态下不像铜银那么容易氧化,古人就是在熔炼铜时得到副产品黄金的。三是“只有破铜烂铁,金不会腐蚀”。金在空气中极稳定,不溶于酸和碱,但溶于王水(硝酸与盐1:3的混合物)及氰化钠或氰化钾溶液中。出土的宋代金钱大都为随葬品,受墓中的氰化物腐蚀后如破铜烂铁。据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别集(上)记载,南宋有人盗掘徽、钦、高、孝、光五帝及孟、韦、吴、谢四后陵,发现数以万计的金钱,已为墓中的尸水(氰化类物)腐蚀得如铜铁,便拔腿而去,往往为村民拾得。同时,金泛红斑,出土腐蚀不重的金银铜混铸的金钱上,都会有麻涩小点(见图3)。这是因为自然金属等轴晶系(柱状晶),其集合体常呈不规则粒状,脆性晶状锯齿断口。金银铜混铸过程中,特别发展的结晶沿散热相反方向发展,其表层为极薄的结晶带,中心为等轴晶体,两者之间形成柱状晶带,由集合体中硬度高于金的铜银物质所产生麻涩小点,俗称“珍珠锈”。

(二)、仔细辨别金银钱的成色。金银铜混铸的金钱成色,不像纯金那么好辨别,需要长时间才能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宋代金币的成色特征是晶莹如玉一样地细腻柔软,铜钱 明显粗放僵硬,可将金钱在硬壳纸板上磨一下,便立显黄白红相间的金黄色。但宋代银币中因含有金和铜,看上去似银似金,《九章算术·盈不足》中记载银的比重为13克/cm3,高于现代银的比重10.20克/cm3,就是因为古代的银钱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即银金铜混铸。那么,怎样判断宋代哪是金钱哪是银钱呢?民间大都没有用现代仪器测定的条件,可找来一块黑色的雨花石作试金石,将其轮脊在雨花石上稍加擦拭,可立见其成色条痕,但铜化不出明显的条痕和颜色来。如果黄金的成分多点显黄色,且钱文字柔软的,应视为金钱(图4、图5);白银多一点亚银白色,文字硬挺一些的,就当作银钱(图6)。总之,以其含量最高者而定。

(三)、注意掂量金银钱的比较重量。尽管宋代金银钱为金银铜混铸结构,但金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的,银次之,铜最少,因而与铜钱相比还是有一定分量的。由于金银钱方孔圆形的特殊形制,鉴定时是无法准确计算其比重差别的,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举一反三比较重量”法:一是掂量金与铜的比重差。按汉至宋代金的比重为15.5克/cm3—12.5克/cm3参照比较,铜的比重为8.9克/cm3,那么金钱的重量应比铜钱重34.8—68%,如果低于最小值34.8%,就可能是铜质的。二是掂量成色相近的金银钱比重。以公认的金银钱作掂量比较参照物,如笔者收藏的南宋理宗铸“绍定万岁”金钱,直径21.61mm,重4.31克,华光普《全彩中国银币目录》第6页刊一枚同类鎏金“绍定万岁”银钱,直径23.2mm,重3.2克,该金钱直径比鎏金银钱小1.59mm,却比鎏金银钱还重1.11克(图7),因此属金钱无疑。三是掂量同期同类铜钱的比重。不少泉友习惯于用宋代的一钱折合现代多少克、一两又是多少克,来衡量宋代金银钱的比重,这种比较方法是错误的,前面已经说过,因为宋代的金银钱是参与社会流通的。金银都是贵重金属,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说,宋代各个时期金与银,以及金银与铜钱之间的比价,对其金银铜钱的含量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据李如森《中国古代铸币》第647页介绍,北宋时期,黄金与白银的比价为1:6.5左右,南宋时期,黄金价格上涨,金银比价常常变动,如绍兴年间,黄金比白银价高13倍左右。金银对铜钱的比价,随时波动,不曾稳定,开宝年间黄金每两约折铜钱一万文;咸平年间黄金每两跌至铜钱五千文,靖康年间黄金又涨至铜钱二万文;白银每两10世纪后期约合铜钱七、八百文,到12世纪早期则涨至三千多文。宋代钱币名义上仿效唐制,实际所含铜量不到70%。宋太祖的“太平通宝”,含铜为65.58%(15);宋真宗的“天禧通宝”,含铜量为65%左右;宋徽宗时铸的几种铜钱含铜量只有57%,这就决定了宋代金银钱含量往往较低的情况,以致不少泉友和有的知名收藏家误为假金银钱。尽管如此,但宋代金银钱的比重还是在15.5克/cm3—12.5克/cm3的区间内。

(四)、认真审视金银钱的文字气息。金钱的主要成分是金,混铸后仍细腻柔软,所以其钱文字大都呈平榻状态,而且金的含量越高,文字越平榻,不像银(图8)、铜(图9)钱那样高挺深峻。但由于金的密度比银、铜钱大,流动性能好,其一笔一划一般没有“刷笔”,只有“断层口”。同时,还要注意审视金银钱用笔气息,因宋代有“钱必成文,金银成钱”之规定,其文字书风大都与同类铜钱吻合。但也有独立的金银钱,如笔者收藏的南宋理宗“绍定万岁”、“寳祐万年”、“景定万年”(图10)金钱等,所以另一方面要看其用笔是一气呵成,还是临摹或臆造,这需要有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书法功底,才能运用自如。如笔者收藏的银质靖康通宝小平,其形制、书风与张叔驯旧藏同类银钱似一模所铸,就属真品无疑了。而如华光普《全彩中国银币目录》第6页所刊伪品彩图“太平通宝”,初看很像真品,但与真品的字文俊逸之美比较还是露出了破绽。

附件:

(一)、参考书目

1、李如森:《中国古代铸币》(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2、夏龙、半丁:《币海漫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4、《辞源》缩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候磊《论中国古代的黄金问题》(互联网‘水土社区’)

(二)条文引用

(1)、(2):朱活《古钱新典》上第322页(三秦出版社,1994年):金宣和,钱径2.4cm,穿0.7cm,厚0.11cm,重4.5克,色泽黄中微红,含金量70%;银政和,钱径3.1cm,穿0.6cm,厚0.15cm,重8.5克,色泽白中稍黄,含银40%左右。

(3)、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乙本)第64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靖康通宝大样,径2.35cm,重2.8克。

(4)、《湖北钱币博物馆藏品选》第58页图,(《文物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5)、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甲本)第15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6)、嘉泉:《皇帝零钱多金银》,(《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2010年10月14日)。

(7)、(白话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8)、夏龙、半丁《币海漫游》第46页。

(9)、候磊:《论中国古代的黄金问题》

(10)、陕西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秦庙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

(11)、朱捷元、黑光《陕西兴平县念流寨和临潼县武家屯出土的古代金饼》(《文物》,1964年第7期)。

(12)、同上

(13)、陈尊祥:《汉武帝上林三官五铢铜钱范的考证》,(《中国钱币》,1983年创刊号)。

(14)、中国新闻网载:《钱塘晚报》2011年3月8日

(15)、夏龙、半丁:《币海漫游》第489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分享到:

交易频道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委托买卖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集币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