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吉祥,光明聚——赏“五台山”大铜章 |
千年五台,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宝库”,一个自然山水和佛教建筑融合在一起的具有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古代建筑群,不仅在中国是罕见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五峰耸立,高入云端,松涛绵延烘托出佛国圣地的庄严肃穆,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五台山以雄奇伟丽、层峦叠嶂的清凉胜境与文殊菩萨结缘成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以聪明智慧的灵光,普照世间。
千年的光阴,使五台山名扬天下,庙宇林立,诵经之声随香火飘渺于四方。沈阳造币厂设计铸造的“五台山”大铜章,让人方寸之间,神游这座文殊菩萨的千年道场!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与文殊菩萨有着十分特殊的因缘。“美妙、雅致、吉祥、庄严”几个词汇已经译出“文殊菩萨”的名称,他代表聪明与智慧,德才超群,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左肋侍于释迦牟尼身边。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意为吉祥、美观、庄严,大乘佛教又将他推为众菩萨之首,成为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像在殊像寺的文殊殿,是整个寺院的主体。佛台上,文殊骑狻猊像是诸寺中最高的一座彩塑文殊像,总高九米零七,其中狻猊三米零五。“五台山”大铜章的正面图案就是殊像寺的文殊菩萨骑狻猊像,狻猊四蹄蹬地,昂首竖耳,精神抖擞,欲似腾空;文殊头戴五佛,身披袈裟,手执如意,相好庄严,眼若青莲,双耳垂肩,面颊丰满,神态自然,容光焕发,神采怡然,成功地展现了文殊菩萨的内在精神特质和风采神韵。 现实中,这尊文殊菩萨的佛像很高,人在俯视的角度下,佛像的脸在视觉上也会出现一定变形,只能看见局部,因此在大铜章上,廖博对视觉角度做了特别处理。将佛像的身体部分和佛头部分做了调整,适当拉长比例,让大铜章的画面更接近平视角度。它是一尊明朝时期的佛像,既遵从了汉族佛教造像的规则,又融汇了藏传佛教雕像的表现方法。因此在雕刻过程中,文殊菩萨的面容丰腆,修眉长目,神情温婉,神韵动人。其服饰非常华丽,特别注重细节刻画,全身披挂繁密的璎络珠饰,精雕细琢,一丝不苟。首先,起位比较高,把佛的体量感、身体曲线的圆润表现出来,其曲婉缭绕之姿,于庄严中透晰出思想和智慧的灵动之感。菩萨的眼神也非常传神,眼神微微往下闭着,将文殊菩萨俯视众生包容万物的感觉传神表达出来。其次,将原本佛像上非常细腻繁复的服饰花纹,根据金属浮雕精缩的特点,略作简化,这样即使到了大铜章的画面上,繁复细密的花纹还能看得非常清晰。包括文殊菩萨手持的镏金如意,金属感很强,镏金如意上的每处小花纹都能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菩萨衣服的花边,头饰、配饰,作了一定工艺处理,即使是黄铜这样比较厚重感的金属,仍然表现出了“衣纹密集,薄纱透体”的感觉。鉴赏铜章,菩萨眼若青莲,面颊丰满,神情端庄,正似康熙帝所说,“瑞向天然”。特别是文殊菩萨的脸部表情雍容平静,具有“八方吹不动,稳坐紫荆台”的恬静风骨;而菩萨座下狻猊双眼大睁,怒视前方,与文殊菩萨的娴静形成鲜明对比,动感十足,很有感染力。正因为这些细节的成功,将这尊佛像雍容,庄严的气度表现得淋漓传神,透晰出思想和智慧的灵动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