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会“轮番上阵”,而时间表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前期政策调整的效果。
按照目前的财政收支状况,根据增速所做的情景分析,参照上一轮周期低点1998年的财政赤字比例,我们认为还将有7400亿左右可用于财政政策的资金,明年则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能直接提高投资6个百分点,此外,税制方面的调整还能间接提升空间,因此财政政策的效力将形成对经济增速的重要支持。
四季度才是真正的政策市
印花税的调整打开了新一轮直接市场刺激政策的空间,而在四季度预期最为明确的进一步市场政策则来源于融资融券。
A股市场融资融券业务目前即将处于试点阶段,由于融券业务必须以自有证券作为融券对象,融券未来价格的下跌带来的损失将全部由证券公司自己来承担。因此,证券公司对融券业务的积极性会明显弱于融资业务。虽然融资融券业务是一把双刃剑,虽说有助于完善股价内在机制,但也可以使市场放大双向波动的幅度,美国等金融市场在次贷危机中对金融股的做空就是一例。
就四季度而言,由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资本市场本身受到的干扰依然很大,这也就意味着向上大幅做多的动力仍然有限,但是在宏观经济预期转好的情况下,资本市场不再是对于利好麻木的市场,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政策利好的认识已然不同,此时的政策利好带来的不再只是短期的炒作机会,而更多的是基于政策提振实体经济预期所带来的信心提升。
因此,我认为,伴随着政策在四季度出台的可能性增加,四季度的市场仍将呈现出逐政策利好而动的波动趋势,虽然依然震荡难以出现根本反转,但是此时的每次反弹幅度和持续时间都会高于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