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集团财长会议提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同时还对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飙升表示强烈担忧,指出这将对世界宏观经济、人类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分析人士指出,世界经济目前正面临高通胀、高油价、高失业三重压力。
在日本举行的八国集团财长会议近日闭幕,会议共同声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原油和粮食价格高涨及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等都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减速的风险因素。
长江证券分析师钟华指出,高通胀、高油价、高失业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座大山。自美国次按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通胀率快速攀升。不仅欧盟和美国CPI在加快上涨,俄罗斯和印度等国近几个月来CPI更是呈现两位数增长,而且各国之间的涨价互相推动;原油价格依然是牵扯实体经济乃至虚拟经济演绎的本质因素。印度成品油价格的放开以及越南高通胀所衍生的金融危机,都显示出成本推升所带来的压力,资源约束又一次隐现;美国、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最新公布的数据均显示,5月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高于预期,整体平均收入成长率同比下滑。分析师认为,正是经济减速还将继续导致了失业率的进一步上升。
最新出炉的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在线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跌至近年来最低点。全球约56%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所处的国家正进入经济发展缓慢时期,而通货膨胀被认为是造成经济颓势的首要原因。在过去6个月里,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88,为近三年来下挫之最。尼尔森公司中国区董事柯瑞斯表示,全球消费者都被那些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全球性问题所困扰,包括油价飞升,物价上涨,利息上调,通货膨胀加剧等。
上述调查报告还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17点,居各国之最。欧洲指数下跌6点。尽管发展中市场被认为是未来20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力量,但调查表明,亚太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样持续下滑了8点。中国内地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3点,自07年以来,已持续下降11点。在消费者看来,造成对经济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
这轮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突出表现为能源、粮食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也声明,对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表示强烈担忧,认为这将对世界宏观经济、人类生活及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原油和粮食涨价,不仅在经济意义上,是全球通胀的直接原因,也在政治意义上,成为全球动荡的隐患。
美国联储局最新的褐皮书便表示,经济增长陷于停顿,但物价上升却逐步由批发层面蔓延至零售层面。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庞大的补贴开支对政府财政构成压力,但若放宽零售油品价格却引发另一个潜在危机。
目前不少亚洲国家为了抑压通胀,刻意将当地货币维持于较高水平,以抗衡商品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影响。但通胀预期长期高企导致负利率水平仍然严重,令货币承受更大的贬值压力。就在印度、南韩、印尼及马来西亚相继宣布调高零售成品油价格,马来西亚更将柴油价格上调67%后,由于市场预期这将令当地通胀倍升,也会阻慢经济增长,越南盾、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披索及南韩圜等随之全线向下。市场人士提示,要谨防高油价成冲击亚洲货币的工具。
此外,失业率是又一项限制经济增长的因素。美国劳工部发布最新报告,美国失业率在5月份上升了半个百分点,达到5.5%,创下22年以来的最大单月升幅。原因是雇主裁员,以弥补需求下降、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分析师认为,这一数据表明本已受累于房价大跌和汽油价格飙升的美国消费者目前又面临着就业市场疲弱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进一步证明美国经济疲惫不堪的状况。
而实际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就业问题,要比一般发达国家困难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结构,决定了其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高于西方国家。即便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失业率仍控制在10%以内,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失业率都在10%以上,部分国家高达15%以上。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失业与贫困之间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