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北魏节闵帝元恭墓现洛阳:出土拜占庭金币 |
发布日期:13-10-28 10:01:59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洛阳日报 作者:记者 姜春晖/文 鲁博/图 |
力证。
4 推测
根据墓葬的形制和规模,
墓主人应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北魏时期帝陵以外的墓葬规模以四五平方米居多,墓道宽度多为1米至1.5米,元乂墓和元怿墓的墓室虽然稍大,但在总体规模上与帝陵仍有较大差距。 由于该座北魏大墓位于邙山北魏帝陵区,且其复原形制同宣武帝景陵基本相同,规模也比较接近。因此,它应是一座帝陵级别的墓葬。 那么,这座墓葬的主人是谁呢?“由于在发掘中没有找到文字性的文物,文献也没有相关记载,对墓主人身份的确定比较困难,但经反复查证和比较,这座墓葬的主人应为北魏节闵帝元恭。”刘斌说。 刘斌分析,北魏迁都洛阳后,葬于或死于洛阳的皇帝共有6位。其中,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这四座帝陵的位置已经相对明确。只有长广王元晔和节闵帝元恭的葬处不明。 “由于该墓葬规模较大,建造时间应该比较长,且墓壁还有坍塌后修补的痕迹,墓葬应为事先预置。”刘斌说,元晔在位时间极短,不可能有足够时间预先建造墓葬,基本可以将其排除,只有节闵帝元恭有此可能。 5 保护
墓葬在墓主人下葬后不久遭到严重破坏;
为保护该墓葬,将进行保护性回填 该墓葬与预置时相比,规模明显缩小,中间的空隙用夯土填埋。“这说明在墓主人下葬时,对墓葬的形制和规模进行了‘减制’处理。”刘斌说。 考古工作者还在墓室柱洞上部的填土中发现厚度约0.15米的扰乱土,包含壁画残块、青砖碎块、碎陶片等,这说明墓葬在塌毁之前其底部的铺地石已经被揭取一空,显然是遭到了大规模破坏。另外,在墓道的壁桩中未发现木灰痕迹,说明所用的木柱应该在未腐朽时已被取走。 仅凭打几个盗洞,显然不可能对墓葬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因此,最大的可能是遭到了“报复性”破坏,但这一猜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刘斌表示,考虑到这座墓葬的重要性,他们已初步制订了保护方案,即通过特殊技术进行保护性回填。 相关链接 北魏节闵帝元恭 北魏节闵帝元恭(公元498年―53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广陵王元羽之子。 元恭在被尔朱氏集团拥立为帝以前,装聋作哑地度过了8年。据史料记载,公元530年,尔朱兆在废掉元晔后想改立元恭为帝,但又担心他真是哑巴,于是派人向元恭转述他们的意图。装聋作哑多年的元恭听说自己能当皇帝,大喜过望,巧借孔夫子的话说:“天何言哉!”次年,元恭被拥立为帝,尔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