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资产"避风港"效应几何 |
发布日期:08-11-27 09:38:50 作者: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点击: |
黄金,顶着“天然货币”称誉的特殊商品,在金融动荡中,始终备受关注。近期国际金价忽而暴涨、忽而低迷不振;国内金市更为热闹,这边金价持续震荡,那边出现金条、金饰热销。那么,黄金“牛市”是否终结,投资“避风港”效应是否尚存? 金价冲高回落 进入10月以来,由于美元的强势上行,国际黄金价格走出了一波较大的单边下跌行情,仅用了两周就从每盎司900美元跌到了每盎司700美元上下,让人大跌眼镜。随着美元指数回落,国际金价近期又向800美元突破,但短期向上突破势头不明。 当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新高潮袭来的时候,黄金充当了短暂的逆势英雄,马上呈现疲弱。那么,投资者不禁要问,当大宗商品纷纷暴跌之时,被寄予厚望的黄金,是否也走到了7年“牛市”的终结? “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国际金价是否会继续下行,黄金"牛市"是否已经终结?”大陆期货黄金分析师徐婷说,要了解黄金进一步走势,必须回顾从2001年开始的黄金“牛市”。 她分析,从2001年至2003年间,美国经济低迷,金价由每盎司200美元上涨至400美元的价格平台。经过一年的盘整,随着2006年初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金价仅用半年,就从每盎司400美元跃升至600美元平台。直到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爆发,为黄金提供了一轮爆发性上涨的契机,金价直冲1000美元“天花板”。 徐婷认为,次贷危机和2006年黄金“牛市”行情有很多类似之处,都是始于经济危机阴影下的爆发性上涨,也都存在超涨的现象。她分析,从基本面上看,美国经济并未见底,也不支持美元指数的长期上调。因此长期来看,黄金“牛市”并未结束。 中国黄金投资分析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周洪涛判断,本轮黄金上涨周期未完,加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仍在持续,动荡格局将支持黄金牛市延续。 “虽然看不清向上突破迹象,但至少跌不下去。”海通证券贵金属分析师杨红杰认为,“金融动荡下,全球投资品匮乏,而黄金作为特殊投资品仍有价值。” 黄金仍是资产“避风港” 黄金,素有资产“避风港”、通胀“稳定器”之称,在一年多来的全球资本市场暴跌中屡屡逆势走强,走出爆发性上涨行情,这其中虽然有从美元、原油等其他市场撤离的资金突然涌入所造成的因素,但在全球范围内,“保值避险品”仍首选黄金。 “为目前黄金投资价值定位,就必须关注比价问题,首要比价坐标就是原油。”黄金投资专家李迅说,“本来黄金、原油应出现正相关,但这轮黄金只跌了20%多,而原油已跌掉2/3,可见黄金保值功能依然存在。” 一位国内黄金业内权威人士也分析,黄金是与金融危机反向的投资品,具有特殊的货币功能,其市场信用优于别的投资品,将是保值避险的首选投资品种。 他分析,今年以来,国内黄金从最高的每克230元左右,跌至目前每克160元左右,幅度不算大;但其他大宗商品原油、金属等普遍暴跌一半以上,股市下挫的幅度更大。从这个角度来看,黄金仍是价值相对稳定的投资品。 由于金融动荡加剧,在资产“避风港”效应下,第三季度全球可确认的黄金投资需求,其中包括通过交易所交易黄金基金(黄金ETF)和金条及金币对黄金的需求,对总需求贡献最大,高达107亿美元(382吨),比去年同期水平增加了一倍。 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金博敦表示,黄金作为保值手段的作用在全球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去获取各种形式的黄金。金条和金币需求猛增,黄金ETF买盘创纪录,全球金饰购买量恢复增长。“黄金作为资产避风港功能,正在被全球投资者认同。” 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文军认为,随着传统消费旺季到来,黄金需求已经出现回暖。他说,国内黄金已进入较为合理的价格区间,随着国内投资 |
上一篇:金价跟随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下跌 还能不能避险 |
下一篇: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