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的顺治通宝 |
发布日期:08-11-23 09:06:26 作者:陈阿泉 新闻来源:收藏快报 新闻点击:4591 |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事之秋。在这一年中,不仅有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建立革命政权,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又有明帝国叛徒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向北京进逼,闯王不得不率大顺军西撤,满清乘机入京。10月,大清定都北京。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即皇帝位,由叔父多尔衮摄政,改元顺治。在这兵荒马乱、矛盾复杂的年头,满清政权百废待兴,财用匮乏,流通货币仍为明钱。政府不得不根据新的形势,设置中央直属的铸钱机构———户部宝泉局及工部宝源局,始铸仿明钱式“顺治通宝”,同时颁布:顺治钱与崇祯钱同样通用,其他铜钱一律禁用。 从“顺治通宝”钱初版的钱文、式样和重量以及所颁布的规定,可见该钱的发行是沿用明制,团结民族、稳定经济、安定民心,对统一中国是有利的。随着清军在军事上节节取胜,领土日益扩大,钱局也不断开设,铸钱数也很大,版别、样式很多,使得“顺治通宝”显得万紫千红、缤纷多彩。但从制钱的版式说,顺治钱可分为五大类: 图1
一、光背钱(第一类钱)(见图1):该钱系仿明崇祯制钱式,正面刊铸中文“顺治通宝”,顺读,钱背光,没有文字及花纹,重一钱,铸造精美、整齐。 图2 ![]() 二、背汉文纪局名(第二类钱)(见图2):随着清军攻占的地方不断增加,新的钱局不断开置,世祖旋令:“各省镇道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钱式开铸”,各个钱局铸钱的数量、质量、规模和时间也有较大差异。据文献记载和实物收集统计,顺治有22个钱局,分别有户(宝泉)、工(宝源)、陕、临、宣、蓟、延、原、西、云、雲、同、荆、河、昌、宁、江、浙、东、福、阳、襄,其中以西、延、阳、襄、北京密云镇之“云”这五个局最为珍稀。 图3 ![]() 三、一厘钱(第三类钱)(见图3):顺治十年,据《清史稿》所言:“廷议疏通钱法,以8年增重一钱二分五厘为定式,幕汉文‘一厘’二字,右宝泉铸一字曰‘户’,宝源曰‘工’,各省并铸开局地名一字”,其中以“同”一厘为少。 图4 ![]() 四、满文宝泉、宝源钱(第四类钱)(见图4):一厘钱行用后,不久即下令罢铸,据《清史稿》述“专任宝泉、宝源精造,一钱四分重,钱幕用满文”,有小平、折二两种,今所见小平为最多,折二宝泉铸工好,被钱币界称之为“圆函辉润,近古罕比”,极为珍罕。 图5 ![]() 五、满、汉文式(第五类钱)(见图5):顺治十七年,据《清史 |
上一篇:昙花一现的“隆武通宝” |
下一篇:稀有的咸丰当千双龙刻花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