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元 |
发布日期:11-11-28 08:47:16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蔡予新 |
■浙江兰溪 蔡予新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省首造铜元,因获利颇丰,各省纷纷仿造。光绪二十八年(1902),安徽铜元局安庆造币厂正式开铸铜元,初试造币正面中间凿一方孔,币值十文,背为水龙图,但币模易损而停铸,接着又试造飞龙十文币和坐龙五文币等品种,旋因机器损坏,运往上海修理。同年七月,机器修复运回安庆,重开模具恢复铸造。新版铜元正面珠圈内书“光绪元宝”四字,中央满文为“宝安”二字,上书“安徽省造”,下列“每元当制钱××文”,两侧小星花。背珠圈坐龙图,上书英文“安徽”,下为英文币值,两旁三颗星花,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三种面值,其中以十文铸造量最多,版别也丰富多样。二十文和五文币因铸造量少,存世非常稀见。 笔者所藏这两枚安徽省造二十文铜元:一枚是官造正版品——该币铜质上好,文字规整,制作精良,惜币面左上部钻有一孔,幸未伤及文字,边缘被砸成不规则状,背面龙图及英文也被锈遮掩;另一枚是民间私铸品,正背面文字图案几乎与官造正版一模一样,然非机器压铸,系土法翻砂而成,整个币面很模糊,做工也很粗糙。当时,私造铜元现象很普遍,为了最大程度获利,节省铜材,私铸者只铸大面额即二十文铜元,在偏僻乡村与官造铜元一起混用。 据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安徽著名画家黄宾虹(1865—1955)与他人组织成立反清团体“黄社”。他们举办团练,暗中发展反清武装力量,为了筹集活动经费,黄宾虹秘密在家中私造铜元,次年被人告发,黄宾虹只得逃亡沪上。这二币虽一残一私,然有这段典故佚事,因此宝藏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