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催生的咸丰重宝虚值大钱 |
发布日期:12-06-07 08:46:0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 |
![]() ![]() 这枚咸丰重宝背“当五十”铜钱(见图),直径约56毫米,厚约3.5毫米,品相完好。 据查,这种咸丰大钱出自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高潮时期。当时,各地反清起义风起云涌,清朝军费开支大增,而税额收入大减,财政拮据,为筹款镇压太平军、缓解财政危机,清廷于咸丰三年(1853)鼓铸大钱。 咸丰大钱的当值有多种,以“咸丰重宝”当十钱的铸行最为普遍,各开铸大钱的钱局都有铸行,铸造量颇丰;其次是当五十、当百大钱,当五百、当千仅宝泉局、宝源局、宝巩局、宝陕局、宝河局和克勤郡王等铸造过。除上述几种当值外,还曾铸行过当五、当二十、当四十到当四百等大钱。宝文当十、当五十大多用“重宝”,当百以上用“元宝”。但有的钱局或用“通宝”重宝,或兼用几种宝文。咸丰大钱的钱文书法,各局自成体系,差异明显。 清代大钱除了咸丰大钱以外,还有同治、光绪两朝大钱,咸丰大钱是与制钱相对而言的大额当值钱,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国库空虚的形势下,由咸丰强行推行的。大钱破坏了自顺治以来一贯推行的制钱制度,以少量的钱币材料,铸成量当值高出制钱若干倍的大钱投入流通,以“虚钱”来代替“实钱”造成货币贬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