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读书人的“护身符” |
发布日期:10-09-17 08:13:41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 |
笔者早年收藏有一枚“文星高照·连中三元”大花钱,甚珍爱之。此钱圆形方孔,黄铜质地,直径42.3毫米,厚度2.5毫米。其正面为“文星高照”四汉字,楷书对读,文字工整秀美。 古时因科举而兴起的魁星信仰,文昌崇拜在封建时代非常盛行。特别是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日渐普及,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更加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并一直奉祀不衰。将“文星高照”铸于钱币,随身佩戴,自然是希望得到文昌帝君庇佑、顺利金榜题名的读书人最理想的“护身符”。 此钱背面为“连中三元”四汉字,亦楷书对读。古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其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指同一个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中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 这种科举文化现象在其他钱币上也得到了具体生动的体现,如“文星高照”、“早登科第”、“连中三元”、“状元及第”、“独占鳌头”、“五子登科”、“位列三台”、“一品当朝”等,成为了追求科考、仕途顺畅的读书人的必备之物。这些带有科举印记的钱币,其上铸满了科举时代读书士子的悲喜哀乐,写尽了世事人间的习俗百态,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引人入胜的科举文化民俗画卷,值得我们收藏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