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东瀛“庆应通宝” |
发布日期:09-09-02 13:13:05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徐长林 |
我国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周边许多国家都曾接受我国钱币文化的影响,铸行过多种汉文货币。日本幕府时期曾铸有铜钱“宽永通宝”,背有纪年纪值纪地及波文等等,不下千余种,品多量大;到了江户末期,再铸“庆应通宝”大钱,概因当时武士破产,官商操控,米价攀升,民不聊生,以图铸大钱获利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庆应通宝”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江户幕府最后铸造的货币之一,因某种变故未进入流通,因此存世也较稀少。 这枚“庆应通宝”,钱面“庆应通宝”(直书、直读),文字规整、精美,“通”字“甬”部为方框通,“宝”为尔宝,背文“贰百”,钱背穿上有一银锭图案、左右两圆点,穿下花押图案造型独特,是此币作为凭证的特殊标记;该币黄铜质,钱径3.4厘米,穿径(穿口对角线的长度)1厘米、穿宽(穿口上下左右平行线的长度)0.7厘米、厚2厘米,重16.6克。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虽然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东京),称为幕府。德川庆喜是江户幕府的第十五代将军, 其第一代将军是德川家康,是三河冈崎城主松平广忠的长子,幼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元康、后改名家康,院号安国院,六岁时为尾张织田信秀的人质,后又为骏河今川义元的人质,1560年义元在桶狭间之战中阵亡,以后,家康返回冈崎,脱离今川氏,1562年与织田信长结盟,平定三河;1568年与武田信玄约定平分今川氏领地,信玄入骏河之同时,家康也进远江,终于占领该地,这时改姓德川;1586年协助秀吉统一天下,1600年扫清对抗势力,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江户幕府。“庆应”系日本天皇年号,自江户幕府末期到明治之前,这个年号只用了三年(1865—1867)。“庆应”三年(1867年10月)将军德川庆喜迫于各方面压力向朝廷提出归还政权,还政于天皇,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诏书,从而结束了江户幕府统治,日本从此进入了明治时代。 此币在我国屡现踪迹。虽是试铸,竟还有一些流失境内外,说明当时日本与邻国商贸交往的频繁。我国至今已先后发现钱径分别为3.4厘米、3.7厘米的“庆应通宝”各一枚,此枚“庆应通宝”钱径为3.4厘米,形制钱文图案相同,均为黄铜质地,属又一枚,皆十分珍罕。又据日本造币博物馆馆长井上正己等多名专家确认“该币是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由日本秋田县铸制而成,后因故销毁。”因而,此币在日本本国也属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