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鲤奉母显孝心(童骋) |
发布日期:09-09-02 08:41:44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www.jibi.net 作者:童骋 |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9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挂牌花钱“王祥卧冰”赏析 花钱不仅表达祈福辟邪的愿望,还具有教化的功能。如吉语花钱“为善最乐 读书更佳”、人物花钱“孟中哭竹”“ 田真哭荆”“ 周处斩蛟”、镂空花钱“二十四孝”等等,无不充满着为善、尽孝、和睦、求知等基本的做人的道理。俗说“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道”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对人进行道德评价的基本要素。关于孝道的著作、故事数不胜数,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广为流传。本篇介绍的挂牌花钱“王祥卧冰”,就是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 “王祥卧冰”是我国古代一则有名的历史典故。它最初见于《世说新语•德行》“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条引晋人孙盛撰《晋阳秋》:“方盛寒冰冻,母欲生鱼,祥解衣剖冰求之,会有处冰小解,鱼出”。《记纂渊海》卷二引《孝子传》曰:“王祥事继母至孝,母疾思食鱼,时冬月,冰坚不可得,祥解衣卧冰上,少时冰开,双鲤跃出。”王祥为魏末晋初时的人,家在山东临沂。他的继母朱氏对他很不好,总是在他父亲面前说坏话,久而久之,他父亲逐渐厌恶他了。有一次继母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因病想吃鲜活鲤鱼。湖塘的水都冻成了冰,无法捉到鲜活鲤鱼。王祥解衣将肉体卧在冰上,想用体温将冰溶化。冰忽溶破一个洞,水中跃出两条鲜活鲤鱼,王祥连忙捉住,抓着回家做给继母吃。对于这则故事,后世文人也多有吟咏,唐朝柳宗元“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北周庾信“爱亲有王祥之孝,同气有姜肱之睦”,明朝徐渭“难将赤鲤供慈母,悔着青衫谒圣君”,等都言及这则故事。在笔者所见的花钱中,就有三枚描述了这则故事:其一为镂空花钱“二十四孝”,其二为挂牌花钱“孟中哭竹 王祥卧冰”,其三为本篇介绍的“王祥卧冰”。 这枚挂牌花钱一面主要为文字,另一面主要为图案。 ![]() 该面文字直读为“王祥卧冰”,中心为太极两仪。 该面为图案,直观地表现了“少时冰开,双鲤跃出”的情景。 ![]() 王祥,历史上确有其人。王祥,字休征,生于公元184年,卒于268年,汉末(魏晋)琅琊临沂人。为避战乱,曾寓居庐州(今安徽舒城一带)多年。入仕后,初为徐州剌史吕虔别驾(别驾职权甚大,相当于副刺史),时有民谣说: 海沂久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后任今河南省温县县令。254年,魏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其因参与定策有功,封万岁亭侯,迁大司农、司空、太尉。到了晋朝,官拜太保,进爵为公。 王祥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王览。史书上记载了他们兄弟两人“兄孝弟恭”的事迹。继母生的儿子叫王览,与自己的母亲不同,甚爱其兄,非常敬重哥哥对自己母亲的孝心。王览在小时,每次看到母亲棒打哥哥,便抱住哥哥让母亲一起打,母亲怕打上自己儿子的身上,自然就停止,不打王祥了。长大后,兄弟二人都娶亲成家了,每当朱氏惩罚王祥妻子时,王览的妻子都会要求与嫂子一同受罚。朱氏看到这种情形,也就不罚王祥的妻子。一天朱氏准备了毒酒让王祥喝,她想毒死王祥,使家产由自己的儿子独自享有。王览早就看见眼里,一把夺下这杯毒酒,要自己喝。朱氏慌了,急忙抢下儿子的酒杯,将酒泼在地下。从此之后,朱氏对王祥好了起来。这个恶毒的继母想:我的儿子和儿媳对王祥夫妻都好,我何必要对他们不好呢? 关于王祥的故事,还有其他版本。很早很早以前,在洛阳老城西二十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小河边的村子里住着一个名叫王祥的男孩。平时,尽管王祥对继母象对生母那样孝敬,可是他的继母开始时还可以,当她生了个男孩以后,渐渐地就把王祥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了。继母整天把重活指派给王祥干,王祥尽管非常卖力,但是,十成有一成做不好,她不是打便是骂,并且还经常在王祥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长了,父亲对王祥也讨厌起来。尽管这样,王祥对父母还是和以前一样孝敬。有一年冬天,王祥的继母得了病,她为了整治王祥,故意对王祥的父亲说,想吃村边河里的鲤鱼。王祥听见后便于第二天顶着寒风来到小河边。十冬腊月天气,小河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莫说用脚踩,就是用石头也砸不开。怎么逮鱼呢?王祥穿单薄的衣服,坐在冰上哭起来。他哭了一阵,突然发现自己屁股下的冰稍微化了一点,王祥就脱掉衣服卧在冰上,不一会儿便被冻麻木了。就在这时候,突然听到天空中轰隆隆一声巨响,一条火龙从天而降,卧在王祥卧冰的河边。那火龙吐出的火把岸边的土都烧红了,河里的冰也溶化了,王祥也被暖醒过来,于是他便提着两条鲤鱼回家了。继母吃了王祥提来的鲤鱼,却不见病情好转,又连着让王祥卧 |